7月22日,西南石油大学赴凉山两河口支教队展开支教活动第四天。
上午的两河口阳光明媚,附近的居民纷纷将自己家的花椒搬到学校的大操场上来晒。花椒是凉山的著名特产,80%彝族家庭都种花椒,并以此作为除种地外的主要经济来源。据当地居民的说法,花椒越红质量就越好,卖的价钱也就越高。支教活动开展期间,刚好是花椒的摘收季节,多数家长就要求孩子在家看守花椒。一名队员在大家都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了守花椒的小郭。
“你是几年级的?”
“四年级了”
“你怎么没有去上课呢?是不喜欢他们上课吗?”
“不是的,我很想去听你们讲课,也很想学习,可我妈妈要我在这里守花椒。”
“花椒就在这儿晒着的,不会有什么事?”
“我们家的花椒是最好的,不守着,就可能会被别人收走。”
队员顺着小郭的手指的方向,看见他家花椒确实是很红的那种。据小郭讲,这边的很多孩子都喜欢西南石油大学赴两河口的支教队员,也特别想参加支教课程,但为了守花椒就只能在外面听从教室传来的朗朗读书声和欢乐的笑语。
孩子们因为要守花椒而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不知还会因为什么,他们将会失去更多的学习机会。也许在关心贫困山区孩子的同时,也有必要关注他们的生活环境。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