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西南石油大学赴凉山土公铺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一行四人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盘山小路到达海拔三千米左右的平川镇嘎洛村一组。
根据实地调查了解,嘎洛村一组四处环山。由于海拔太高,经济落后,至今没有架上电线杆,每天通过煤油灯来照明。十来间原始的低矮土房组成只有五六户人家的村落。当地居民主要身着彝族服装,长期的强紫外线辐射使他们的皮肤黝黑。
当支教队员达到嘎洛村一组时,几个当地居民正盘腿坐地,侃侃而谈。“俺们村虽然穷,虽然扎在大山里,但是俺们村出了平川镇的第一个大学生——马瑞群。那娃学习可刻苦啦,俺们这儿的娃儿都很能吃苦,现在都出了三个大学生了……”一个村民对支教队员说。据村民解释说,这个时间大多数人家会去摘花椒,如果天气好,一般都从早上六点出发到太阳下山结束。支教队员在寻访过程中也发现,大多数村民唯一的一间大堂,既是起居室,又是“厨房”。 由于没有通电,当地居民依旧使用原始的煮饭方式。“厨房”中央生一团火,上面吊一口原始的大锅。为了方便烧水和煮饭,柴火从早到晚不断。
平川镇身处大凉山山上,由于地势原因,交通严重不便,经济普遍落后。因为昼夜温差大等气候原因,适合种植核桃、花椒等农作物。2007年1月由扶贫办和财政局为主管部门在当地开发了铁核桃改良产业化项目。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