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肖川《 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 》有感
最近,我读了《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一书。书中的观点通俗而又深刻,反复研读,并将它同有关教育现象联系起来,我发现其中丰厚的诗意,让我的境界得以升华。作者以对教育的深刻与真诚,以视通万里的境界和睿智的语言,阐释了教师诗意一般的生活、“教师的解放”、“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教师的学习与成长”、聚焦课堂和其教学主张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令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我想结合作者“我的教学主张篇”谈谈我的感悟。
一 、教学过程应该始终怀想着和谐发展这个大目标。我们的每一门课程、每一个学习专题都有其具体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要达到任何一个具体目标,都应该自觉朝向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的和谐发展,并且使任何一次教学活动与教学环节,都能作为通向这个目标的步骤和桥梁。具体说到上好一节课,就必须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激励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提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为和谐发展这个大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 、把课堂返给学生,让它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我校实施“生本教育”就是要倡导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索性学习,教师不仅是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也是问者、思者和局部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创造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为此,教师要多学习、多钻研教材、多分析学生;上课时要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观,注重学生思维训练和培养自主能力;课后要精练习题,熟悉常规题,把握新颖题,创造一个愉快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丰富课堂,让学生在讨论中、实验中、观察中自主学习、自主思维,从而构建知识,像“野花”一般茁壮成长,争妍斗艳。
三 、教学生学会学习,并且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现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独霸”课堂,学生拼命训练,愉快成功的学习几乎荡然无存。真正的学习意味着知识的自我获取,自我解释,自我建构。就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多参加集体讨论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帮助他们快速的成长,引导他们学会信息的搜集、知识的选择和组合,从而形成自己消化、理解的开放性的认知框架,而不是只停留在对书本上的概念、规律和公式的熟记和似懂非懂的理解。
四、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教学不是为了教师的表演和个人魅力的展示,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努力在课堂上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机会,要创造氛围与情景,让学生乐意参与 、深度参与,从而为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提供足够的空间。我们教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有可能封闭学生的思想空间,渐渐的就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根本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刺激单调,必然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下降、心理疲劳,进而导致学习兴趣的降低,效果的低下,甚至厌学、弃学。
五、教学还必须经得起考核的检验。我们在教学中要以问题引导教学的进程,通过问题的解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开展学习。教师要善于对那些难以理解,需要拓展加深的重难点知识营造丰富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导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和发展。这些问题必须是理智的、具有挑战性的,又容易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不牢固的理解产生冲突的,通过高层次的思维过程,即复杂的概括和推理的过程,从而明晰学生的思辨力。
教学是一项复杂工程,涉及教师、学生、环境、情绪、教材等多种因素,我们应着力从教学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课堂设计等诸多方面进行思考、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主张,从而体现其个人的教学魅力和特色——这就是诗意的教学。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