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游仙区刘家镇中心小学校长康达强
2008年秋季,康达强同志带着游仙区教育体育局领导的信任和期望、满怀信心、充满希望地来到离城五十公里外的偏远山区——游仙区刘家镇中心小学,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面对“5·12”地震后留下来的残破不堪的学校教学楼和其他教学辅助设施,他不禁感到十分揪心,心里非常着急。为了最大限度地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尽快让全校600多师生回到课堂,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把大地震对学校教育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他不辞劳苦,夜以继日地思考着解决问题的对策。路没有少跑,话没有少说,事没有少干,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着,无私奉献着。一年多来,刘家小学在区教育体育局、刘家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爱下,以“爱岗敬业、求真务实”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灾后重建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总目标,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和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校本研修,全方位地打造育人平台,努力办老百姓满意学校,多次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
以德育工作为抓手,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上任伊始,康校长就把建设一支“勤奋、务实、高效、廉洁”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和教职工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之一。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机会加强行政班子成员和班主任两支管理队伍的学习和建设。每月组织开展两次集中学习,学习内容涵盖了教育教学理论、优秀案例和思想政治教育,并要求学习者在学习后认真写下自己的反思。学校还充分利用实施教师绩效工资的契机,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努力提高全体教师依法执教的思想意识和水平。教师绩效工资实施以来,学校全体教师在他的积极带动下深深感谢党恩,更加忘我工作。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努力建设一支能较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此,学校每周三坚持教师集中学习一小时,学习教育教学优秀案例、先进教育思想理论等,并要求教师写出高质量的学习反思。一年共学习各类文章50余篇,收到反思2000余份,学校还据此编辑了一本《跬步集》小册子以供教师相互学习。学校狠抓教师提高培训,全年共外派教师200余人次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投入资金3万余元。学校还积极创造机会,努力搭建教师素质展示平台。2009年秋季,学校认真组织开展了一次教师论坛活动。在活动中,共有24位中青年教师登台作了精彩纷呈的演讲,在全体教职工中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学校还全力保障、支持教师参加区级以上的各类课堂教学展示、教学论文、案例、反思等的评选活动,共有5位教师参与区级以上的课堂教学展示,30余篇文章和作品参赛。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学校坚持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要求教师除了做好理论学习和阶段总结外,重点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科发观,想方设法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狠抓学生管理工作。
在康校长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积极健全德育管理体系,切实抓好少先队组织的建设,始终坚持抓好辅导员和德育管理干部的配备、选拔和培训工作,落实相关政策,提升管理水平;抓好大队委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监督和自治职能;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配齐配足标志标牌和各类报刊杂志。强化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学校充分利用周一集会狠抓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言行,有步骤的进行行为常规训练;利用班会实施住校生内务整理规范训练,利用大型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优秀传统思想教育;认真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积极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改善学校及周边的环境状况。爱心倾注,关爱留守儿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针对偏远农村外出务工家长多的特点,学校在各项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还投入资金0.8万元建设“阳光小屋”心理咨询室,切实关爱留守儿童。学生可以通过悄悄话信箱向心理咨询老师倾诉自己的小秘密,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视频聊天,还可以在小屋找到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进行阅读等。以节日活动为载体,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去年“5.12”和“三八”节,该校开展了一系列感恩活动;国庆又开展“红歌大家唱”活动;特别是“六一”儿童节,中国教育电视台全程实录了学校的文艺表演和游园活动,学生精彩的歌舞表演被多家媒体争相转播,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赞誉。安全警钟长鸣,学校狠抓班级管理,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结合实际学校制订了《班主任管理细则》,并及时对各项工作跟踪督导,签订了学生安全目标责任书,开设了安全、健康课,认真落实“甲流”防控、板房防火、交通安全等工作。
以教育科研为载体,切实加强教学管理。
2009年11月11日,学校省级子课题《农村小学青年教师自主发展模式研究》成功开题,并承办了刘家片区教育科研培训会。市级课题《语文阅读学习对中小学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正在积极申报之中。学校积极以教育科研工作为载体,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全面促进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积极规范办学行为,强力推进素质教育。
在康校长的带领和指导下,学校认真对照省教厅249号文件,对学生学习时间、作业量、教师考核等均作了相应调整,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办学行为。并根据教师专业结构,全面调整学校学生课外活动,既组建了学校舞蹈队、合唱团,又开设了球类、田径、美术、书法、科技劳技等兴趣小组。每周二、四下午全体学生自愿参加自己喜欢的一类活动,周一、三下午则是对全体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训练。这样一来,既较好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校努力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不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坚持集体备课,重点做好了学生作业设计和课堂结构的研究;坚持教师互相听评课,每期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行政干部不少于25节;坚持教师校内上合格课、示范课、优质课,要求中青年教师人人参与,学校评优奖励。2009年学校还申报了“绵阳市校本研修示范学校”的验收。学校高度重视艺体教育,逐步形成艺体教育特色。一年来,学校在各级组织的学生竞赛活动中成绩突出。舞蹈节目获两个区二等奖,一个一等奖;器乐获区二等奖;校园剧获区三等奖;排球比赛获区A组第六名;学生的绘画、剪纸、摄影、科技等作品30件,分获区一二三等奖;另有100余名学生在其它竞赛中获名次。教研组以学生活动为载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各教研组分别开展了规范书写汉字大赛、计算能力大赛、作文竞赛、每日一句英语、英语朗读大赛等学生竞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该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2008年至2009年学校获得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二等奖。
以灾后重建为契机,为教育教学做好后勤保障。
首先以康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集体严把伙食团、小卖部的货物入口关,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师生生活安全。学校总务处本着一切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的宗旨,全面做好板房的管理工作,及时对门窗、照明、开关、桌椅等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地排除安全隐患。落实专人负责,坚持板房假期断电管理和每天板房消毒通风工作。针对学校临近公路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学校坚持路队放学护送制,分不同方向由教师护送学生至离校500米处,并落实专人对护送情况进行考核。学校积极争取援助,改善办学水平。在康校长的积极争取和努力下,雄达公司赵先生为学校捐赠课桌椅50套;个体医生吴先生捐现金3000元;香港莹望中心捐赠课桌椅250套和价值5000元的体育用品。学校全面推进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工程质量。为了学校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他把自己刚买的新车几乎当作了公车,在刘家到绵阳的这一条一看就令人皱眉头的烂路上来来去去……有时,在城里为了办某一项手续,自己开着车来回要跑十几圈,几十公里……可是从没有听见他埋怨过,他只是默默地无私地为集体、为大家做着奉献。2009年9月学校开工以来,现场代表和康校长每天亲临现场检查工程质量、督促工程进度,与施工队通力协作,并配合监理对每个细小环节、每件资料进行核对与审查,规范增减工程量的报批手续,以确保学校重建工作早日完工。
一年来,校长康达强同志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无私奉献。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康校长却认为,自己所做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和老百姓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艰辛相伴,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鹰击长空的气势,迎接新的挑战,同心协力,努力奋斗,再创刘家小学教育新辉煌。(李长青)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