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讯 8月11日,国家发改委在网站上刊文指出,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更可喜的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保持相对较快增长,新经济新动能加速形成,对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维护就业稳定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兴产业引领支撑优势凸现。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5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增长11.8%,比一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快4.2个百分点。前5个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1%,比同期工业高10.7个百分点。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监测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增速达15.9%,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比同期工业高9.5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投资带动作用突出。上半年高技术产业领域的集成电路、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基因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宽带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15622亿元,增长13.1%,比全部投资高4.1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5811亿元,同比增长16.4%。民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表现活跃。上半年,注册类型为私营的高技术制造项目投资增长15.9%,比全部民间投资增速快13.1个百分点。
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的实施方案均已经国务院批准,创新驱动的各项改革举措深入推进,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日均超过4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1.4万户。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16.4万件,同比增长41%。上半年,创业投资新募集基金投资总额增长57%;新三板又新增挂牌企业2559家,为更多创业投资及时退出提供了渠道。2016“创响中国”等一系列活动有力推动了双创舆论的引导、双创环境的优化、双创理念的传播和双创活力的提升。
新经济稳增长促就业作用显现。互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三年行动计划陆续发布实施,新兴业态加速发展,信息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超过2.2万亿元,同比增长28.2%。新经济发展对税收、就业等方面的贡献开始凸现。上半年,航天设备制造、医药制造税收分别增长11.1%和12.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税收增长39%,成为拉动第三产业税收较快增长的重要力量。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所得税同比增长16.8%,高于上市公司总体10.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一批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分享经济新模式蓬勃发展,在便捷生活、吸纳就业、支持创业等方面贡献突出,并加速向生产生活领域拓展。
新兴产业成为区域增长新引擎。国内一些地区由于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布局较早,在下行压力普遍加大的背景下,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形势喜人。
外贸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受国际市场持续疲软影响,上半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7.9%(以美元计),主要是加工贸易下降较快,而一般贸易仍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一些高附加值产品竞争力强劲,集成电路出口小幅增长2.9%。与此同时,在我国服务出口中高技术服务出口占比不断提升。上半年,我国企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执行金额分别为934.9亿元、320.2亿元和70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26.9%和6%,占比分别为47.7%、16.3%和36%。跨境电商带动供应链管理服务、数据处理和互联网营销推广服务快速增长,推动业务流程外包快速发展。(华卫)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