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召开的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工作会议提出,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作为推进我市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要求我们在实施总体战略中,走出具有绵阳特色的发展之路。
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是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实践,事关四川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全局。实施总体战略,基本取向是加快发展、增强发展的持久动力,内在要求是转型提升、低碳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之举是改革突破、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核心支撑是创新驱动、提高发展竞争力和质量效益,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为推进四川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总体战略在全省上下受到了热烈拥护和认真贯彻。按照省委的战略决策部署,各市州在实践中结合各自实际不断创新,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做法和经验。我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城、四川第二大城市,具备良好的“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有利条件,走出一条具有绵阳特色的“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之路。
具有绵阳特色的发展之路,要在把握发展大势和认识发展阶段的结合中发现。当前,从发展大势来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国内外重大产业加快向西部地区转移,蕴含着重大发展机遇。从发展阶段来看,近年来经过灾后重建的巨大投入,要素集聚和扩散能力、产业吸纳和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综合看来,我市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实施总体战略,应把握科学内涵,突出以下“绵阳特色”。
强化科技立市、工业兴市理念,努力打造区域发展竞争优势。实施总体战略,核心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我们要用好国家科技城这块“金字招牌”,强化自主创新、加快成果转化,走科技立市、工业兴市的路子,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核心地位,发展高端产业,延伸产业高端,把工业做大、把产业做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广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倡导低碳生活,以较小的资源消耗、环境代价支撑和推动发展,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强化“两化”互动、产城融合理念,努力拓展现代城市发展空间。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施总体战略的重要依托。我们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以工业化为主导推进城镇化,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要推进城市与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城市,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强化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理念,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实施总体战略,必须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同步解决好“三农”问题,遏制住城乡差距扩大趋势,推动城乡和谐相融、协调发展。我们要把农村和城镇发展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打破二元体制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事关我市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们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战略部署,增强继往开来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敢于担当的责任感,走出一条具有绵阳特色的“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之路,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奋力推进绵阳跨越提升。(绵阳日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