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融媒记者驻村行城乡融合观察点》,今天我们走进秋林镇。看“千年古驿道”如何串起“农文旅”产业链,激活乡村文化记忆,铺就乡村振兴新路径。记者董培培:"现在我们来到了秋林镇,听说这里有几个地方特别有意思,所以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乡镇供销社大家并不陌生,但是我们今天来到的第一站是‘乡愁’供销社,那这里面又暗藏什么玄机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这里就是我们‘乡愁’供销社收集的一些三台的老票据,比如说这一张,他就是1965年的三台县的化肥票,这一张就是五市斤,可以买五斤化肥料……”
这座由土坯房改造的“乡愁”供销社,生动再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场景。店内陈列着粮票、毛巾、老式自行车等旧物,以及可供购买的“秋林四宝”:黑山羊羊肉、侯氏蜂蜜、猪板油酒和四方挂面等特色商品。供销社的门口摆放着村委会提供的几把木椅,为过往的游客和村民提供了一个歇脚、聊天的场所。
村民范登水对红星村的发展深有感触。过去,尽管村子环境优美,但因地处偏远、车流量少,很少有游客到访。2019年起,秋林镇在土坯房的基础上打造了村史馆,围绕“农耕体验”这一主题,陆续举办了“我们的节日·重阳节”“秋林记忆·与粽同乐”等文化活动。随着村史馆吸引的游客逐渐增多,去年年底,秋林镇在红星村莲花池旁建起了“乡愁”供销社,进一步带动当地文旅资源的发展。
秋林镇红星村村民范登水说:"现在我们这个莲花池是山清水秀,一眼望得到山,低头看得到水,打造过后,旅游人员那就多了,供销社也给我们修起了,同时来了的人可以买我们的农副产品。"
用足文旅优势,盘活乡村风光。秋林镇的文旅发展底气都离不开一条静静蜿蜒的古驿道。
记者董培培:“现在我们已经是来到了秋林古驿道,现在我们也是邀请到了吴主任来跟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秋林驿道的基本情况。”
秋林镇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办公室副主任吴坤:“我们秋林古驿道是起于先秦时期,最先开始是和我们郪江古道是并行的,通往巴蜀两地的重要道路之一。到了明朝时期,因为元末明初的时候因战乱,金牛道损毁,(剪)而我们这条道就成为成都至西安的唯一通道。”
记者董培培:“好的,那咱们这个秋林古驿道的存在,对我们秋林的整个文旅发展有没有什么样的影响或者是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秋林镇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办公室副主任吴坤:“对于秋林来说古驿道就是兴于古驿道而盛于古驿道,古驿道也是我们秋林所有文化的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