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国泰民安。20世纪70年代末,当中国打开国门以崭新的姿态面对西方、拥抱世界时,美国媒体曾意味深长地预言“中国会逐渐变成美国”。然而,40年过去,中国不但没有变成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国家,反而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路径依赖”,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是一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一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崭新道路,一条走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成就从哪里来?归根到底一句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中国青年报2018年10月29日)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人民立场贯穿于党的十九大报告之中,始终处于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中心位置。党员干部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实事,把察民情、解民忧、促发展作为执政为民的准则;对群众面临的困难思考有深度、解决困难有力度、为民服务有温度。改革只有植根群众、吸取“地气”,才能枝繁叶茂。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改革有所指,人民有所动。我们的改革只有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改革,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只有时时问需于民,事事问计于民,把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就没有攻不下的难关,迈不过的沟坎,涉不了的险滩。把改革成果惠及于民,需要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对改革效果进行全面评估。运用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分析、研判改革可能产生的效果,做到心中有数、成竹在胸,确保改革蹄疾而步稳。(文/一凡)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