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写入“坚持依规治党、标本兼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要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进一步凸显了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治本之策的重要性。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靠严明纪律。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在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上下功夫。用好纪律这把尺子,必须“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即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用好谈话提醒,可以增进领导班子成员与干部职工之间加强交流,及时解决大家在思想认识、工作、纪律及建议等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坚持扎实开展谈话提醒活动,将谈话提醒常抓不懈,及时沟通,化解矛盾。谈话提醒不能只谈表面现象,只谈一般工作,要深入了解思想状况,了解思想上是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是否有思想上的问题存在。重在沟通思想,消除成见,形成共识,抛弃私心杂念和个人得失,不纠缠细枝末节,不纠缠个别问题。谈话提醒要直面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实话实说,敢于说真话,对听取到的意见不怕“刺”,查找问题不怕“丑”。谈问题做到不带偏见,既不缩小,也不夸大,有根有据,达到以事析理,以理服人。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为重点。要让“抓早抓小”等监督执纪理念深入人心,将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约谈函询等日常监督手段广泛地运用到监督执纪中,切实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起到良好的“防病治病”效果。(文/贺绥滨)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