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实事求是的真理永放光芒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8-12-07  发稿编辑:韩春梅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思源

□刘耀华(绵阳)

改革开放4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不过“弹指一挥间”。然而它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却是浓墨重彩、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页。因为这40年,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40年,是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向“富起来”“强起来”飞跃的40年,也是中华民族百年来最辉煌、最扬眉吐气、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40年。这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为我们实现“两个百年”宏伟目标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治国理政、加快发展、长治久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此期间孕育并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我们继续前进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科学的遵循。这40年的经历,我算得上是一个全程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回顾往事,脑海中回荡最多的是改革开放的源头活水,就是在我思想上烙印最深的四个字:实事求是。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党工作实行重点转移、推进改革开放的热潮中,我有幸到中央党校进修哲学。一进校门,毛泽东同志题写的“实事求是”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映入眼帘,我不由得停住脚步,伫立良久,思潮涌动。我知道,“实事求是”是伟人毛泽东早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中国化表述,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央党校的校训。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正因为“实事求是”思想的光辉照耀,才有遵义会议、延安整风等伟大历史转折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上世纪50年代后期,也正因为一度背离实事求是,曾经造成严重的后果。我去党校学习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思想正在艰难地从“左”的禁锢中挣脱出来,我亲身经历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参加过省上的理论务虚会,实实在在感受过推进农村联户承包、企业承包经营、放开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商品经济和实行市场调节等等改革措施所引发的“姓社姓资”问题困扰;加之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不久,对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们也在热议之中,这使得专职从事宣传理论工作而又对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说不清道不明的我,对“实事求是”这几个大字倍加关注、倍感亲切,似乎看到了解疑释惑的希望,故而感慨顿生。经过半年的学习思考,逐渐明白了些道理,结业时我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去探究历史的经验教训,并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一篇论文,题目是《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在全班大会上作来交流发言,不曾料想,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入中央党校编辑出版的《邓小平理论研究文库》和《中国社会科学文库》。

实践无比雄辩地证明,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从思想理论上追根溯源,首要的功劳无疑应该归结于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回归和弘扬。我们至今清楚地记得,在实现伟大转折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的主题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全会上,他反复地阐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道理,开宗明义地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实际出发。”他还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他特别语重心长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也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正是邓小平同志在结束“文革”、粉碎“四人帮”以后,百废待兴、举步维艰的局面下,紧握“实事求是”这把金钥匙,以真理标准讨论为铺垫,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冲破重重迷雾,解开人们一个又一个心结,拔乱反正,正本清源,才把中国这艘社会主义巨轮从险滩重新拉回到正确的航向,并且高速前行。因此可以说,没有实事求是,就不可能从“两个凡是”中解脱出来,就没有对10年“文革”严重错误的彻底纠正,就不可能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转折,也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定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定位,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发展定位,更不可能有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转移。正是这些由实事求是开启的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英明决策,一切从中国自己的实际出发,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的要求,代表了实践的呼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摒弃主观主义,特别是“左”的影响和右的干扰,才使我们“一通百通”,走上正确发展的轨道,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使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的强力推动下,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短短40年,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应当特别指出,一个时代的画卷,底色是人心,关键在精神。邓小平同志之所以成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政治智慧和革命胆略,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忠诚和无比坚定的理论自信;同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伟大旗帜,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政治定力,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世界眼光,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中国梦为目标,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关键、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写就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崭新篇章,科学而及时地回答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向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时代之问,用不断创新的理论和政治智慧,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从严治党、重拳反腐,扶贫攻坚,改善民生,内政外交应对自如,化解风险节节胜利,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全世界惊艳的治国理政成绩单,使我们党和国家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并有了在新起点上继续前进的指路明灯。小平同志说过: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同时也才能推动理论创新,只有创新的理论,才能发挥党的创造力,才能既不会因墨守成规而裹足不前,也不会因迷失方向而走老路、走邪路。我以为,这是改革开放40年最宝贵的收获。

  今天,我们在欢庆改革开放伟大胜利的时候,尤其不能忘记胜利的得来十分不易。为着“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理的回归和坚持,我们党和国家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和沉痛的代价。像我这个与共和国同步走来的老人,亲身经历了建国后28年社会主义探索前进的风风雨雨,既有过坚持实事求是党的事业胜利前进的喜悦,也饱尝过背离实事求是,诸如“大跃进”、“以阶级斗争为纲”,乃至“文化大革命”那样的苦果。正是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的反复甚至痛苦的过程,实事求是的真理才更显弥足珍贵。由此可见,实事求是这一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对于工作的成败得失、对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小而言之,坚持实事求是地对人、对事、对自己、对于我们个人的成长、成熟、成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今天庆祝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饮水思源,既要铭记小平同志的不朽功勋,更要崇尚实事求是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因为真理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我写下自己的感悟:实事求是,成败所系,伟大真理,永远铭记。以此作为改革开放40年不能忘却的纪念。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