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甘肃省古浪县建立了乡镇纪检干部到村监督制度,组织全县50名乡镇纪检干部到245个村开展一线监督。该县规定,每名乡镇纪检干部每周至少利用半天时间到自己所联系村走访入户,直接走近普通党员、走近群众,深入贫困户家中、深入田间地头、深入项目建设现场,了解社情民意、宣传党章党规,为群众现场解疑答惑,着力发现村组干部在落实扶贫政策、集体“三资”管理和扶贫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和村组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向党员群众通报反映问题的核查处理结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做群众身边贴身服务的“纪检员”,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传达到“最末梢”。对到村监督发现的问题,全部纳入乡镇纪委问题线索台账,由乡镇纪委负责加强跟踪督办或核查处理,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中国甘肃网2018年11月20日)
纪检监察干部在民众眼里,是“监督官的官”,如果他们在党纪面前放松约束、知纪违纪,那么,执纪时就可能降低标准,或拿规矩送人情,或用监督作交易。其结果就是“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严重败坏纪检监察干部形象。权力就是责任,各级党组织既是问责主体,也是被问责的责任主体,凡出现不敢问责、问责不力的都要被问责。问责要避免“灯下黑”,确保执纪问责全覆盖。监督执纪问责是纪委职责所在、使命所然,失职失责更要严肃问责。各级党组织和纪检部门要坚持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原则,把问责的责任落到实处。中国是人情的社会,很多事情都碍于情面,问责也无不例外地要受到人情所带来的阻挠。问责要过好“人情关”,确保人人平等。这就要求我们执法者时刻牢记:我们的一切权利都来自于人民,我们最大的人情就是对人民的责任。保护小部分人的特权就是对大部分人民利益的损害,破除了部分人的特权就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唱“黑脸”、当“包公”,坚决破除好人主义、一团和气,形成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的新常态。对于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问题,要严格执纪,敢于曝光,铁面问责,达到“问责一件、警醒一片”的警示教育效果。(文/一凡)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