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不断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历史已经表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保障改革发展成就,才能保障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学习时报2018年2月)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依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上,我们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改革有所指,人民有所动。因此,只有时时问需于民,事事问计于民,把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利益作为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改革就没有攻不下的难关,迈不过的沟坎,涉不了的险滩。我们的改革只有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改革,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党员干部要围绕实现这一根本目标,应谨记群众至上,坚定一心为民的理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实事,把察民情、解民忧、促发展作为执政为民的准则;全心全意地服务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对群众面临的困难思考有深度、解决困难有力度、为民服务有温度。改革只有植根群众、吸取“地气”,才能枝繁叶茂。(文/刘思慕)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