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习 近平总书记用典》推出第三集《国之本在家》,本集集中阐释习总书记和家风有关的思想,选取了习总书记常用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典故来切入主题。(10月12日 《光明日报》)
家、国是须臾不可分离的,家风关系政风,政风影响国风。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风的培养,将家庭建设好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廉洁的党风和清朗的政风自然就能够形成,家风正,自然政风清,国风扬。拥有良好的家风,不仅对家庭十分重要,而且对于整个社会也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广大党员干部以家风建设助力作风涵养,努力形成醇正家风与优秀作风的良性互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家风问题。他指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他特别强调,能不能过好亲情关特别是家属子女关,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现实的考验。可以说,家风影响着一个为政者的官风,只有家风正,才可能官风正。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体现。
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离开家风谈作风,只是空谈,没有良好的家风建设,没有良好的家庭风气和氛围的培育,作风建设就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习总书记对家庭建设非常重视,认为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好的家风就是要把小家、大家、国家的关系摆得特别地正。好的家风能够兴邦,使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培育良好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良好的家风与良好的党风、政风、官风是相通的。经过良好家庭风气熏染的官员,会自然而然地将好的作风、好的意识、好的习惯带入到日常工作中:在家庭教育中培育形成的对家规的敬畏意识会在工作中表现为对党纪国法的敬畏意识,在家庭教育中培育的“一茶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理念会表现为在工作中保持艰苦朴素的良好品行,在家庭教育中灌输的公私分明、不因私废公理念会使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恰当处理好与亲属、朋友的关系,尤其是在面临艰难抉择和矛盾的时候。其间的关联和好处,不一而足。当然,家风建设,要循序渐进,它是一种家庭健康文化和风气的形成,需要长久的积淀和坚持,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要持久推进良好家风建设,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推进民风好转。(文兰林夕)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