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教育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形势、任务的变化,紧密结合中心工作和党员思想、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党员最关心的课题,因人、因地、因时来确定党课的内容,有的放矢地上好党课。首先要抓住当前学习的重点、热点,将党中央最新的方针、政策传达到每一位党员。可以通过向党员推荐重点读物,要求党员每月读一本书,并在讲党课时给大家讲书中的内容,以这种灵活的方式,不断拓展了党课的实效功能,灵活了党课授课方式,变一人讲为人人讲,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上党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将党课内容编写成短片,以小曲、诗歌、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广大党员群众看得更有内涵、更有味道,实现了党课的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大众化,让党的理论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以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党建门户网站等为平台,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通过上传各类视频、课件、语音等形式,增强党课授课效果,不断延伸“党课”服务触角,扩大服务范围。整合组织建设、党风廉政、法治教育,将教育资源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整合、智能化响应,一方面党员可以在家庭有线电视开机界面进入,也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实现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和处处可学的目的。另一方面,党组织通过管理平台,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通知公告、数据统计、课程管理和教学评估,实现全员、全时、全域和全程的精细化管理。
党课的方式变“固定”为“流动”,这样不拘于形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授课方式简单活泼、便于操作、实践性强,乡土气息浓。“流动”党课改变了党员以往因上党课而聚在一起,取代了“满堂灌”式的集中授课。“流动”党课不在于时间长短,而是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出发,紧密结合了农村党员的生产生活实际,因此受到了广大农村党员的普遍欢迎。在实践中,以产业一线为主,把党课搬到生产一线、田间地头,现教现学、现场解答疑难,做到党员到哪里,党课就跟进到哪里,真正做到了党课接地气。在形式上坚持打破常规,变“固定讲”为“轮流讲”,变“注入式”为“互动式”,变“单一型”为“多样化”。在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等活动同时,组织普通党员、先进模范、离退休干部和非党人士现身说法、畅谈体会,增强党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在方法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农村远程教育网、干部教育培训网等网络媒体增加党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运用网上讨论、交流,资料查询、课件下载等,不断拓展功能,增强党课教育的辐射力、感染力。在不断赋予党课教育新的内容的同时,还采取党员点课、上级党委送课等形式,重点解决党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思想困惑和热点问题,使广大党员在内容丰富的党课教育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文/张莉萍)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