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谱写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立新篇章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06-12  发稿编辑:韩春梅

 

 ——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立新镇党委书记  谢斌)

 6月5日,县委召开大会,传达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县委书记马辉出席会议并专题传达了省党代会精神。马辉书记在会议上强调,县委提出的“11331”发展战略和“3+2”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不谋而合,契合三台实际。要求各级各部门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在底部崛起、赶超进位中展现大县更有大作为。把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与正在推进的工作结合起来,一以贯之地推进省委治蜀兴川宏伟方略在三台落地落实,奋力推进四川丘区经济文化生态强县和幸福美丽三台再上新台阶。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城乡提升、改革开放、绿色发展、促进和谐和从严治党上展现更大作为。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基层领导干部当执起手中的“权利之笔”“责任之笔”,按照省、市、县委决策部署,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功夫下在干成事上。把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县“11331”发展战略和深入践行镇党委“一心一核两线三片五重点”工作思路结合起来,认真思考和谋划未来,加强和创新党建思路,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发展,力争将立新打造成一座“宁静悠美小镇”。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我今后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基层党委书记,我将为全省实现“三个翻番”“五个提升”宏伟目标而贡献自己的应有之力,把行动落实到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强劲的气势,抢抓机遇,积极进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一、冲出“发展瓶颈”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农旅双链“二经营”模式,助推“宁静悠美田园小镇”建设。力争农业产业实现“三个一万亩”暨万亩良种繁育和优质香稻种植、万亩林果种植和水产养殖、万亩蔬菜种植;扩大统筹城乡核心区大地飞歌田园文旅综合体项目辐射面,在中立路、立丰路发展生态种养与加工、民俗与民宿、休闲观光与垂钓三大类主导产业,壮大旅游产业。实现旅游、农业两种产业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联动效应,变“农业大镇”为“农业强镇”“旅游新镇”,实现“活力农业、美丽乡村、幸福农民”这一奋斗目标,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二、构筑“精神高地”

牢固树立“党建+”理念,让党员干部冲锋一线,攻坚克难,带头参与项目建设中的急难险重任务,成为推动项目建设的“红色引擎”。突出“三统一”(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功能设置、统一制度要求),着力抓好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倾力打造服务党员群众的“红色家园”,助推过硬支部建设。倾力打造“两点一带三网”党建示范工程。“两点”是助推高棚村、新景村服务党群“红色阵地”两个党建示范点建设,“一带”是打造拦河蔬菜种植+美丽乡村党建示范带,“三网”是编制拦河总支、辉坪总支、立新总支三张党建示范网。细化举措,分类实施,以点促带,以带结网,精心打磨以“两点一带三网”党建示范工程为核心的党建“高地”,形成农村基层党建新亮点。

三、实现“后发赶超”

紧紧围绕“生态立镇、旅游兴镇、民生惠镇、产业富镇”发展理念、“一心一核两线三片五重点”工作思路,实施立(新)丰(谷)路改造提升工程(连接涪城区关帝镇、杨家镇),将立新与杨(家)关(帝)产业带结为一体,打通产业路、资源路,全面建成辐射周边、贯穿城乡、连接农庄的快速交通体系,融入绵阳半小时经济圈,与绵阳科技城城南新区实现同步发展。大力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净化、黑化“五化建设”,全面提升场镇形象,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做特场镇、做美乡村”,“比学赶超”芦溪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全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跨界发展的“大产业”体系。与芦溪镇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打造梯次衔接、功能配套、网络化、组团式的“大城镇”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协调跨越发展。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