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搭乘“一带一路”快车 让更多的中国非遗走向全球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06-06  发稿编辑:韩春梅

 

 由中国烹饪协会等机构举办的“中国美食走进联合国”开幕式暨“中国非遗美食走进联合国欢迎晚宴”5月3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联合国官员、各国常驻联合国官员及其他各界人士150多人出席活动。该协会近年来连续组织了“中国美食走进联合国”“中国非遗美食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遗美食走进联合国维也纳总部”等中国美食文化国际推广活动。(《人民日报 》2017年6月1日第3 版《中国非遗美食走进联合国》)

既然我们非遗美食能够走进联合国,为什么其它的非遗不搭乘“一带一路”的快车,走向世界、走向全球呢?

“一带一路”因为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所以,起到了中国振臂一呼,世界应者云集的效果。

为了拯救、保护非遗,我们是一直在努力。文化部联合教育部共同启动的非遗保护“研培计划”, 已经在陕西师大举办了5期不同项目的非遗传承人作品展。民间艺术传承人和从业者参加展览并展出自己的作品。福建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文联联合发文把艺术家、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高校艺术专业教师招聘到中小学校担任教师,直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中小学课堂。

中国非遗美食走进联合国欢迎晚宴无疑再次为我们的非遗走向世界、走向全球打下了前站。

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非遗同样精彩纷呈、博大精深!

我们的非遗与传统往往密不可分,它们别具一格,或者说独一无二,没有可代替性。同时这些非遗项目往往程序、工艺和步骤都十分繁琐、细微,丝毫的浮躁和错位都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有的种类如再不拯救、保护,极有可能失传,销声匿迹,成为不解之谜。

同其他文化一样,非遗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们虽然有产地,但是没有国界。世界对我们的非遗的兴趣一点也不逊于我们,我们完全可以让非遗搭乘“一带一路”的快车,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基础上,共同拯救、保护、开发,让我们的非遗从狭小的空间进入世界大舞台,从此不再担心后继无人、不再陷入濒危绝境。(江油市双河初级中学 刘刚)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