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源头治“费”才能让市场“活”起来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02-15  发稿编辑:韩春梅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于蓬勃兴旺的市场活力,而市场活力的主体就是企业。我们今天就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大力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与深化简政放权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从源头上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国务院部门要带头治‘费’,切实起到‘以上率下’的作用。” 李克强总理在2月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要求。(2月8日中国政府网)

涉企收费乱象制约市场活力和企业生机。随意、不规范、乱收费行为,不但加重企业负担,制约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和转型升级,也形成了腐败得以滋生的空间,遏制了市场生机和企业活力。

在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敏感期,许多企业经受着转型发展的“阵痛”,尤需政府在税费和其它收费方面减负,让转型中的企业“舒一口气”。一方面要做足“加法”,出台实施激励性的、扶持性的政策;另一方面要做足“减法”,持续简政放权,减少不必要的、过时的、重复的审批手续和项目,取消不必要的、重复的、过重的、没有法规政策依据的收费项目,即使必要的收费也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经营情况和经济大背景作合理、适当的减少,以使企业把更多资金投入到扩大再生产和转型升级中去,持续释放市场“活力”。

    涉企收费乱象缘于权力任性。长久以来,一些地方涉企收费乱象丛生、屡禁不止,背后存在着利益纠葛和任性权力的交织。一些地方涉企收费明确细化的规定,哪些项目必须收费、标准是多少、如何征收,找不到制度和政策依据;一些收费单位见有利可图,钻法规政策无禁止的空子,便巧立名目,趁机乱收费,让企业叫苦不迭;一些地方行政收费虽有明确规定和健全的制度,也因行政干预和监督惩治不力,使得治理乱收费现象变得举步维艰;更严峻的问题是,在治“费”过程中,不少地方存在着“九龙治水”的问题,不能形成合力,导致治“费”费力不见效。

源头治“费”才能让市场“活”起来。各种“费”太多,增加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也抑制了市场活力。激发企业生机、让市场“活”力十足,就需彻底治“费”,解决治“费”难。要抓关键部门、抓关键问题、抓关键环节,形成国务院部门带头治“费”,各级地方部门上下联动、广泛协同推进治“费”的局面;坚持问题导向,解除地方治“费”的后顾之忧,排除行政权力和既得利益势力的干预,畅通治“费”的“最后一公里”;坚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久久为功,将治“费”动作一以贯之,为企业发展营造健康制度环境。( 作者:伍文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