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浅议实施绩效工资后如何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6-10-27  发稿编辑:韩春梅

 

 盐亭和平中心小学 李雄

【摘要】我国义务教育学校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这对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绩效工资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待遇和地位,这也使学校管理、教师管理面临很多新问题,也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建设提出了很多新课题。

关键词:实施绩效工资 教师师德工作 

我国义务教育学校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这对于吸引和鼓励各类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管理面临很多新问题,也为教师的师德工作建设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如何让教师提高绩效认识,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我个人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健全制度,体现公平,提高教师工作激情

教师奖励性绩效考核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实施绩效工资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学校奖励性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尤其重要,一是考核方案要科学。要在充分了解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在指导思想上,要给教师提供一个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机会,帮助教师肯定成绩,看到问题,明确努力方向,从而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在考核内容上,教师的德、能、勤、绩都纳入其中,并且分值分布科学合理。在考核方案的修订上,要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和途径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教职工大会的形式,尊重教师民主意愿,通过广泛参与和意愿表达,使奖励性绩效考核方案的修订完善与具体实施,成为广大教师参与学校决策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考核办法要合理。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在考核办法上,要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采取多元化、方式多样化进行。在考核的内容和形式,我校按照德、能、勤、绩对教师的师德、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教研教改工作等进行定性考核,又对能够量化的部分进行考核。并力求做到考核的每个环节尽量做到公开,增强考核的透明度,消除考核的疑虑感。

二、在实施绩效工资下,注重教师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实施奖励性绩效考核,要注重学校师德教育的核心地位,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贯彻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理念,大力弘扬以身立教、无私奉献的崇高师德。要加强师德教育,努力克服重业务轻师德的倾向。加大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失教行为的考核比重,从教师思想教育工作着手,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让老师产生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积极主动的为教育出点子、想计策、献力量,从而最大效益地发挥绩效工资的动力性,让教师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就教师的幸福感。

实施绩效考核,对年轻教师,既要保障他们的教学热情,又要使其绩效工资不受资历和职称的影响,要激励他们不断进行业务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中年教师,要关注他们的专业发展和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对老教师,主要体现对他们以往工作成果的尊重,又要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提携青年教师及中年教师。

三、在实施绩效工资下,更新教师的观念。

《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33号明确提出: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时,要根据教师、管理、工勤技能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础上,由学校根据实际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因而要让全体教师应明白:学校的工作岗位不是单一的教学岗位,在学校内的其它任何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岗位都是学校的工作岗位,例如:辅导员,图书管理员,实验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学生公寓管理员及营养餐的岗位等等,都必须纳入学校工作岗位。任何岗位都在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要精诚团结,共同协作,为学校良性发展献言献策。

总之,我们要以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建立科学规范的奖励性绩效分配机制,立足学校自身实际,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奖励性绩效考核方案,客观、公正评价教师工作的绩效,充分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提高教师师德认识,激发从教热情,关心爱护学生,真正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充分激励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人才,扎实工作,锐意进取,积极主动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目标,努力推进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良性发展。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