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切勿将转型成为变形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6-10-11  发稿编辑:韩春梅

 

 目前,各地农村信用社为了适应金融新常态,把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作为抓手,通过从硬件和软件双方的转变达到交易核算型向服务营销型转变,实现了全员管理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最大限度激发干部员工活力,使企业效益达到最大化,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农信社网点转型,目的之明确,战略意义之重大,督导转型的领导用心之良苦,操作流程之明细,但部分地点在执行过程中不能结合实际,不能因地制宜做好,而是把转型当作是形式和运动,形成作秀,具体存在“三少三多”现象。

深厚者少,肤浅者多

对于农信社网点转型,有部份干部员工对目的、意义不很明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新常态下金融创新知识更不清楚,有的领导在传导时只会照本宣科念念文件,学学操作流程及相关资料,理论不能联系实际细讲,对网点转型深层次的理论心中无数,本地实际情况胸中无底,制订操作方案不可行,有的还以自已的想法代替工作规律,随意性大,朝令夕改,事事他要点头,处处他要画圈,斤斤计较,唯我独尊,不抓方向抓小事,安排的工作员工无法找到下口处,潜力无法发挥,积极性得不调动,同时有的员工心里固化,对新生事不感兴趣,文化底蕴浅,不愿学习和更新,形成叫我咋做就咋做,做了也不知为何,更有苇者不做和乱做,对网点转型与提高竞争力和生存力及相关知识理解深厚者少,肤浅者多。

创新者少,模仿者多

  各网点所辖客户不一样,特别是爱好、兴趣、人文、经济收入等不一样,加上员工的素质也高低不齐,但执行中上级要求不论从角度、构思、语言、风格、流程、技能、技巧要一个声音一口出,一个样,纯粹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一味模仿,操作无创新,又不能结合实际做好,弄得员工与客户有时非常尴尬,如对背驼残疾人行弯腰礼,对耳聋者讲普通话,向不识字老人讲理论,教有眼病输密码等等无法沟通趣事很多,人多时不以快速分散客户,按流程做无用的动作,弄得皆大不欢,如此生硬转型使顾客不满意,背离了网点转型的宗旨。

寂寞者少,浮躁者多

网点转型是硬件和软件双方都要转变,首先是人的心、性、行、能的转变,很多基础网点所在地是山区,客户观念非常守旧,对新的现象和服务方法受不了,有的员工是50年60年代出生的,初始文化是初中,工作后又未及时充电,立即要与本科文凭同步,这是非常难的,基础网点服务的客户都是特殊客户,如让65岁的文盲老太太用卡,她看不了余额,输不来密码,大多数记不住密码,设筒单密码易破,小偷得手高兴,挂失写不来字,问题很多,有可能逼出人命的,况且目前农村留守大多是无文化老弱小妇,又如为了分流和消除金融服务空白村,每村安了EpOS 机,有领导不讲实际,考核上以每月每天笔数定绩效,商户只能偷梁换柱,本来一笔能办理就采用多笔完成,信用社员工用自己卡刷,有的员工一天刷几伯笔,对pOS机作法也一样,这样赶英超美作法造成成本高不说,还影响信用社的形象,可部分地点就是不信,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为了保位子,他就坐不住,静不下,明知不行也大喊快转,使得员工和客户怨声载道。

农信社推行网点转型是利民、利企、利己的大好事,各级应采取无为而治,不能好大喜功,不要不切实际超前运作,也不能保守不动,应强化学习,提高素质,用心服务,勇于创新,结合实际,循序渐进,有效推进,既要站在战略的高度看待,也要着眼当前,不要藐视弱势群体为低端客户,也不要懈待高端客户,在区别服务同时做好同质服务,切勿将转型成为变形,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是不长久的企业。(作者: 邹浩)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