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农业保险,创新支农惠农、精准扶贫正当时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6-07-06  发稿编辑:韩春梅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连续十三年来聚焦“三农”。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农业保险作为规避农业生产风险和减少损失的重要手段,在支农惠农以及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创新支农惠农方式”,并明确了“按照中央支持保大宗、保成本,地方支持保特色、保产量,有条件的保价格、保收入的原则,鼓励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愿参保,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保险保障程度。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探索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和服务,丰富农业保险风险管理工具。”进一步从宏观层面明确了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

我国现代农业保险体系自2007年开始试点,初期主要面向传统种养业,涵盖了,保障基本粮食作物和主要畜产品因自然灾害或疫病导致的物质损失,使受损的农业生产者得到应有的补偿,以便及时恢复生产,提高了在灾害条件下的农业持续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直接损失。

近年来,以价格和天气等为保障对象的指数类农业保险创新产品结合地方农业生产特色和实际需求应运而生,实现了从传统农险“低保障”到基本覆盖直接物化成本的提升,实现了农险风险保障水平从自然风险到市场风险和极端灾害风险的转型升级。有效助推了地方特色农业的发展和产业化形成,有助于稳定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生产信心,保障了农产品市场供给和稳定市场价格,也有效减少了农业生产经营者因灾返贫和因市场返贫情况的发生。

随着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收入保险将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新方向。由于收入保险综合了产量因素、价格因素和灾害因素等,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保障,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保险能够和农场的生产效益紧密结合,将会更加受新型经营主体的欢迎。

从保成本到保价格,再到保收入,农业保险产品的进阶和我国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密切相关,农业保险覆盖面已经深入三农发展的每一个领域。笔者有理由相信,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农业保险必将在创新支农惠农和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保险,让生活更美好;保险,一切更简单!(作者系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绵阳中心支公司负责人   韩周普)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