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进一步提升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特别是发挥好保险业的经济补偿功能,降低老百姓因病和意外致贫、返贫几率,为老百姓奔小康保驾护航。
随着保险“新国十条”的出台,现代保险业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提高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保险保障,享受到保险的福祉,是保险业目前迫切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保险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首先,营造诚信的保险氛围。保险遵循最大诚信原则,无论对保险人和投保人都是如此。对保险人(保险公司)而言,要加强对营销员的诚信教育,规范营销员的从业行为,严惩诱导、误导、欺骗客户的事件;对投保人而言,要履行如实告知义务,避免日后纠纷的发生。绵阳保险业应一如既往地构筑诚信平台、打造诚信保险、推进诚信建设。
其次,保险产品要不断创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保险的需求也多样化。保险业应当针对老百姓的需求,推出能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即不断创新产品。对中高收入的家庭,他们考虑的可能是投资、理财类的保险产品;对一般家庭,他们考虑的可能是医疗、养老类保险产品;对低收入家庭,他们考虑的可能是意外类保险产品。无论哪一类家庭,投保时首先考虑的应是家庭支柱,在此基础上,考虑其他家庭成员。
第三,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客户购买保险的初衷是什么?不外乎购买放心和转嫁可能发生的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应做好日常基础性的服务工作,特别是提高理赔质量和理赔时效,切实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同时,尽可能提供差异化、增值的个性化服务,让客户感受购买保险后的尊严和荣光。
保险“新国十条”明确了保险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
只要绵阳保险人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有效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现代保险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定能大有可为。(作者系 绵阳市保险行业协会会长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市分公司总经理 何建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