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县小麦播种面积18.9万亩,油菜栽播20.4万亩。受1月中下旬极端低温冻害和冬干春旱天气影响,今年全县小春作物长势不理想。加之大面积小麦和油菜品种抗病抗虫性总体不高,气温温差波动较大,全县小春病虫总体呈早发、多点发、春后发展较快、局部区域重的特点。根据县植保植检站监测数据、品种布局、病虫基数、栽培管理、历史资料及气象信息综合分析,预计我县2016年小春作物中后期病虫总体偏重发生(4级),发生总面积42万亩(次)。为确保今年全县小春生产安全,特作如下趋势预报,并提出防治技术意见,望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农户做好小春作物中后期病虫防治工作。
一、小春作物主要病虫中后期发生趋势
(一)小麦条锈病中等偏重程度发生,(4)级,重发区域为潼
江河流域,风口河谷地带,以早播麦田和农户自留种麦田为主。预计3月下旬至4月上旬(孕穗抽穗期)是大流行高峰,发生面积7万亩(次)。主要依据:
1、小麦主播品种条锈病抗性总体不高
今年我县小麦主播品种仍以绵阳系列、川麦系列为主,绵麦367、川麦104等条锈病高抗小麦品种播种面积9万亩,占全县小麦播种面积的47.6%,其余常规小麦品种条锈病抗性下降,据省上资料全省小麦条锈病抗性品种由50%下降为16%。
2、条锈病始发病期早,菌源量充足,早春条锈扩展迅猛
今年我县小麦条锈病始发病期2015年11月19日,与去年同期,较前年推迟8天,属近5年较早发生年。2016年2月29日,全县32个乡镇条锈病累计发生0.7万亩;截至2016年3月7日,全县累计发生1.21391万亩,其中重病区病田率62.5%,一周内条锈病扩展迅速,出现早春流行高峰。
3、气象条件利于条锈病发生流行
去冬以来,我县降雨量与常年基本一致,但年后降雨日数较常年偏少,气温回升较快。根据气象预报,小麦中后期降雨量正常偏少,3月中旬有一般性春旱,气温正常偏高,降水正常,4月气温正常偏低,降水正常,条锈病危害期延长。
(二)小麦白粉病中等程度发生,(3)级,发生面积5万亩。其主要依据:
1、小麦主播品种白粉病抗性不高。全县主播小麦品种对小麦白
粉病抗性不高。
2、白粉病始发病期早,冬干春旱发病程度重。今年我县小麦白粉病始发病期为2015年11月19日,比常年提早8天。2016年12月下旬至1月上旬,白粉病病田率与去年基本一致;当前,全县白粉病累计发生0.78811万亩,累计防治10.239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47%、92%。
3、气象条件有利于后期白粉病发生。根据气象预报,我县4月气温正常略偏低,降雨量正常,对小麦白粉病发生无明显抑制。
(三)小麦赤霉病中等程度发生,(3)级,发生面积3万亩。主要依据:主播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性差,小麦抽穗扬花期若与暖雨日重合,有利于赤霉病发生与流行。
(四)小麦蚜虫偏重程度发生,(4)级,发生面积7万亩。主要依据:
1、早播小麦面积较大,蚜虫基数高。
2、冬干春旱明显,气温回暖迅速,蚜虫发生重。 1月下旬,全县小麦蚜虫发生田率15.8%,3月上旬重发区麦蚜发生田率62.4%,百株蚜量最高12580头、平均410头。
3、小麦生长中后期气温正常偏高、降雨量正常,对小麦穗期蚜虫发生极为有利。
(五)麦蜘蛛中等程度发生,(3)级,发生面积2万亩。重点发生区域为河边沙地、坡台地及早播麦田。
(六)油菜菌核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4(5)级),发生面积8万亩。主要依据:
1、根据省上资料,大面积油菜栽播品种对菌核病基本无抗性。
2、田间油菜重茬面积较大,菌源量足。
3、受冻油菜抗病性弱。
4、油菜花期降雨降温利于菌核病发生。
(七)油菜蚜虫中等程度发生,(3)级,发生面积6万亩。主要依据: 3月气温正常偏高、降水正常,4月气温正常偏低,降水正常,春旱明显,对油菜后期蚜虫发生有利。
二、小春作物中后期病虫防治技术意见
今年我县小春作物中后期病虫发生种类多,总体呈中等偏重程度发生趋势。防治时间要抓住小麦拔节期、抽穗扬花期,油菜初花期关键时期,开展一喷多防多治。其具体防治技术意见如下:
1、小麦病虫防治技术: 3月上旬,小麦拔节孕穗期,亩用25%丙环唑30ml或25%三唑酮50克或80%戊唑醇10克或12.5%氟环唑50ml,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开展查治挑治。对早播麦田,需加70%吡虫啉2克兼治小麦蚜虫;对河边麦田及坡台麦田,需同时加入2.1%阿维哒螨灵60ml防治麦蜘蛛。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小麦抽穗扬花期, 亩用25%丙环唑30ml或25%三唑酮50克或80%戊唑醇10克或12.5%氟环唑50ml加70%吡虫啉4克,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麦穗蚜开展普防普治,抽穗扬花期若遇连续3天以上暖雨日,需用50%甲基硫菌灵100-150毫升,防治小麦赤霉病。
2、油菜菌核病及花期蚜虫防治技术:在3月上中旬油菜初花期,亩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6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克或40%多•酮可湿性粉剂100克加70%吡虫啉4克加高效硼肥40克,防治油菜菌核病、蚜虫及油菜花而不实。尤其是下湿田、品种抗病性差、长势旺盛密度大的田块,待油菜盛花期需再施药一次。
三、药剂介绍
(一)杀虫剂类
1、40%阿维•炔螨特乳油:山东青岛丰邦农化有限公司生产,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柑橘红蜘蛛。
2、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美丰农业有限公司生产,4-8克/亩喷雾防治小麦蚜虫。
3、1.8%阿维•吡虫啉乳油:济南天邦化工有限公司生产,50-60克/亩喷雾防治甘蓝蚜虫。
4、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亩用2克喷雾,防治油菜蚜虫、黄曲条跳甲。
(二)杀菌剂类
1、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美国默赛技术公司生产,30-35克/亩喷雾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
2、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江苏丰登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生产,6.25-10克/亩喷雾防治小麦锈病。
3、250克/升丙环唑乳油:四川利尔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30-50克/亩喷雾防治小麦条锈病、白粉病。
4、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0克/亩喷雾防治小麦赤霉病,150-200克/亩喷雾防治油菜菌核病。
5、70%戊唑•菌核净水分散粒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17.5-20克/亩喷雾防治水稻稻曲病、纹枯病。
6、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90-120克/亩喷雾防治小麦赤霉病。
7、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山东科大创业生物有限公司生产,100-150克/亩喷雾防治油菜菌核病。
8、20%三唑酮乳油: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0-50毫升/亩喷雾防治小麦白粉病。
9、125克/升氟环唑悬浮剂: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5-60毫升/亩喷雾防治小麦锈病。
10、300克/升苯甲•丙环唑乳油: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5-20毫升/亩喷雾防治水稻纹枯病。
11、40%己唑醇悬浮剂:广西农喜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8.8-13.1克/亩喷雾防治水稻纹枯病。
12、35%嘧菌酯悬浮剂:广西农喜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10-15毫升/亩喷雾防治水稻稻瘟病。
13、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亩用100-150毫升防治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纹枯病。
14、12.5%氟环唑悬浮剂:巴斯夫欧洲公司生产,亩用48-60毫升喷雾防治小麦锈病。
(三)其它类
1、99%硼酸: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00-1500倍液喷雾可防治作物因缺硼引起的“花而不实”症状。
2、0.01%芸苔素内酯可溶粉剂: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1000-4000倍液喷雾调节生长、增产。
3、速效硼: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1000-2500倍液喷雾可补充作物生长缺硼。
4、硼尔美高效有机流体硼:美国西农公司生产,油菜花期喷施2次,可显著增加油菜有效荚,增加结实率。
5、飞控®安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广西田园-金田地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冲施或浇泼改善作物生长。(梓潼县植保植检站)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