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二楼东大厅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来到四川代表团,亲切看望各位代表,参加审议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参加审议。(3月8日《四川日报》)
全国“两会”上什么声音最动听?对于四川老百姓来说,无疑最一切关系四川民生的政策、方针、举措和战略。四川代表团的审议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代表争先发言,谈发展,说改革,话民生,讲期盼......让“两会”回荡着悦耳的四川声音,把四川民声传递到中央。
有期盼,才有动力,有期盼,才有干劲。“十三五”的四川期盼是什么?与会的四川代表托盘而出,从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支持四川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四川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积极支持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发展全域旅游产业、把芦山地震灾区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对大小凉山地区脱贫攻坚支持力度到进一步完善基层干部激励机制、在天府新区布局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中心、加快欠发达地区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再到加快秦巴山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十三五”的四川期盼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筑就着中国梦四川篇章最坚实的基础。
期盼基于成就,来自自信,缘于全川人民的共同憧憬。“十二五”期间,四川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四个全面”战略深入推进,民生持续改善,党建不断加强,宣传舆论、文化建设、法治建设等取得可喜进展,经济社会事业基础不断得到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被进一步激活。过去五年的成就非同寻常、来之不易,足以激励四川再接再厉、砥砺奋进。面对“十三五”的沉重任务、严峻形势、紧迫期限,纵然挑战重重,四川也绝不退缩,毫不畏惧,因为中央的政策支持,省委政府科学的决策、发展战略,全川人民团结一心,对于“十三五”的美好憧憬,不断激发着四川筑就梦想的力量。
期盼是催人奋进的力量。未来五年,四川将会呈现出何种模样?全面脱贫如期完成,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城乡二元矛盾得到根本解决;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秦巴山区等边远贫困后进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根本完善,实现与内地互联互通,破除发展“硬件”制约,养老、医疗、教育、就业、创业等社会基础保障制度得到根本完善,实现与内地城市并轨,因地制宜的经济产业政策得到完善和落实,破除发展“软件”制约;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有了质的跃升,成为整个西部地区枢纽,成为牵引整个西部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战略核心。“前途光明、前景广阔”激励四川奋进,中国梦的四川篇章需要凝聚全川人民的斗志与力量来奋笔疾书。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