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凑响“十三五”四川民生最强音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6-03-11  发稿编辑:韩春梅

 

3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二楼东大厅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来到四川代表团,亲切看望各位代表,参加审议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参加审议。(3月8日《四川日报》)

全国“两会”什么声音最动听?无疑是来自各个层级各个群体特别是基层的民声。“两会”什么内容最热火?无疑是民生最重。在四川代表团审议现场,各位与会代表争先恐后的发言,就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结合四川发展实际,提出意见建设,发出四川声音,贡献四川智慧,增添四川元素。

“十三五”已经开启,未来五年,四川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前途是光明的,前景是广阔的,而道路必然是曲折艰难,荆棘密布的。过去五年,四川认真贯彻党中央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四个全面”深入推进,民生持续改善,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取得可喜进展,各项大政方针、惠民政策有效落实,回顾“十二五”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四川有理由保持从容和自信的姿态,面对未来,昂首阔步向下一个目标出发。

“两会”听民声,民生最关情。“两会”上,四川的与会代表最关注、讨论最多的还是四川各项民生工程。从支持加快四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发展全域旅游产业、把芦山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加大对大小凉山地区脱贫攻坚支持力度、加快发达地区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到加快秦巴山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哪一项不与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哪一项不是四川当前最紧要的民生大事?发出四川声音,传递基层民声,是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为民生福祉建言献策是代表最神圣的权力和义务。如何更好的支持四川民生事业发展,切实的增加四川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必须充分借助全国“两会”这个最佳平台,让中央和全国人民都倾听到四川民声,不只为吸引关注,更为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和中央支持。

凑响“十三五”四川民生最强音。今后五年,民生涉及到方方面面,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公共福利服务水平,持续加大对养老、医疗、就业、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但最大的民生还是全面脱贫。然而如何凑响四川民生的最强音,绝非只是简单的几个动作,而是一个复杂且艰巨的系统工程。作为西部的人口第一大省,经济实力尚未强大到从容应对“5年脱贫700万”的地步,底子薄、起点低、任务重、时间紧,决定了四川的全面脱贫攻坚必定异常艰难。凑响“十三五”四川民生最强音,需要的是科学实际的民生政策、方略和路径,需要的是精准到位的脱贫机制制度,需要的是水滴石穿的脱贫决心和意志,需要的是全川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凝聚最广泛的力量,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聚焦于民生。

 
     (作者: 伍文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