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体制改革的试验基地和未来城镇的发展新区,担负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使命。近日,我省出台“1+3”系列文件,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园区党的建设,提高园区治理水平,促进园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据悉,这是我省首次就园区党建工作出台系统性文件。(11月14日 四川在线)
一方面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体制改革的试验基地和未来城镇的发展新区,在当前经济社会进入全面深入转型的关键时期,举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产业园区又是党建工作相对薄弱的领域,这对于提升党治国理政能力、强化园区治理构成了严峻的挑战。由此,强化基层和园区党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而近日四川省委出台“1+3”系列文件,着力于促进园区党建,推动园区发展,分类明确了园区机构设置、领导职数配备、核定人员编制、人才管理创新机制、园区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制度上的顶层设计和配套细则无疑为园区党建工作的开展明确了路径。
强化园区党建是无疑是对省委“落实到基层,落实在基层”理念的坚决贯彻和落实,无疑利于延伸和巩固党组织在基层和园区的地位,有利于党组织在园区管理、经济发展上发挥核心作用。但对于园区党建,不少网友担忧,党建工作能否与园区管理制度相适应并正向的促进园区更好的发展?园区党建能否与园区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干部管理机制、园区发展与创新要求等相适应?消除这些忧虑,尚需时间与实践来检验。
园区党建首在制度的顶层设计。这需要结合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累积的宝贵经验,依靠在党建工作上的坚实制度基础,充分结合园区具体实情,建立健全具有园区特色的党建工作机制和制度,使园区党建及早全面的走上制度化轨道;园区党建要在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建立全域覆盖的党组织体系,使党组织在园区各个管理层次各个领域发挥政治核心和领导作用;园区党建须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中心,明确园区党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在于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为园区管理、发展和推进现代化治理提供坚强保障。
“1+3”是我省首次关于推进园区党建工作出台的系统性文件,虽然已经明确了今后园区党建工作的基本路径,但这并不意味着园区党建可以轻装上阵、循序渐进的开展。还需解决的问题在于,相关配套举措的细化与落实,在实践中在党建机制制度上保持与时俱进的创新。
作者:伍文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