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这是当前我国农村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的关键部署。方案有哪些新看点?释放哪些改革新信息?新华社记者采访相关专家细数农村改革方案五大看点。(11月3日《北京青年报》)
为什么要深化农村改革?中办、国办印发的这份针对我国农村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该如何解读?
众所周知,几千年以来中国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即使经历数十年工业化到今天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传统农业产出已不足国民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但近乎一半的中国人 口却仍生活在农村,从事低生产率低效益的传统农业,生活水平相对低下,且与城市市民形成了文化、心理、群体利益上的隔阂。一些专家很早提出这个问题,称之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唯以城乡一体化破解之。然而,时到如今,城乡一体化虽有动作,却远未完成。或许,《方案》的出台及实施,能从根本上加速这一进程,彻底完成中国社会向现代文明过度的进程。
在方案中明确指出,在促进农村治理改革中需开展实行“政经分开”试验,旨在由有经营能力的专业机构对集体资产进行管理让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一方面提高经营效率,另一方面缓解矛盾,促使农村基层治理水平质的提升。一些专家分析,“政权分开“利于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充分借鉴了国企改革的经验,且目前只是试验,正在探索更多有益的经验,旨在实践中健全、完善相关机制制度。
但必须指出的是,“政经分开”这种治理创新必须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明晰产权,以避免农村集体资产归属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不严、流转不畅等问题矛盾突显。长期以来,农民增收不足,一方面因集体资产“沉睡”,无法盘活。另一方面则因大量农村集体资产为因产权不明晰被侵蚀。产权明晰的两个原则,一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目前农村实际,二是保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为核心。明晰产权旨在明确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确保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集体成员。通过明晰产权,激活了农村集体资产,特别是放活土地经营权、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推进集体资产确权到户等改革举措开辟增加农民收入更多“源头活水”。
(作者: 伍文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