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大老虎”频落马皆因巡检威力?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11-18  发稿编辑:韩春梅

 

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开展了4轮巡视,昨天,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本平、中央巡视组副局级巡视专员王瑛做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时透露,苏荣、白恩培、万庆良、谭力、武长顺等高官腐败线索,以及山西省“塌方式”腐败案等都是通过巡视发现的。(京华时报,11月15日)

自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开展了4轮巡视,其巡检发现的大案不一而足,每一桩都引起了当地官场的强烈“地震”,对各级官员和公众产生强烈的心理震慑。从苏荣、白恩培、万庆良、谭力、武长顺等“大老虎”腐败线索到山西官场系列腐败大案都由巡视发现,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央巡视巡检的强大威力?

仅是从中纪委网站的“月报制度”和各级地方纪委网站通报清单中也不难看出,几轮中央巡视给反腐败风暴的强大助力,给反腐机制带来的冲击,给公众反腐认知带来的新概念。历数自十八大以来落马的“大老虎”和各地被查办的反腐大案,线索均由中央巡视组发现成为普遍特点。这有点像古代的监察御史起的功能,虽然级别不高,但权力极大,并保持独立办事能力,不受地方行政权力约束、控制,只对中央负责,这保证了巡查巡检的公正性、客观性。但如今的中央巡视制度又不同于专制社会的监察制度,更具专业性、独立性、常规性。

“大老虎”频落马皆因巡检威力?或只能说从表面上看的确是这样。中纪委的通报清单中频频出现的新词,“老虎”、“苍蝇”、“通奸”、“裸官”、“村官巨腐”、“蝇腐”等无不是巡视通报中首次提及而成为网络热词,由此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对象,直接鼓舞着群众和媒体对反腐监督的参与热情。自十八大以来落马的56名省部高官、3名副国家级干部还是数百成千的厅局级官员乃至数不清的科级官员,巡视制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地腐败大案的线索多由巡视组发现,这的确说明了巡检威力强大,这是否也说明常规性巡查力量的不堪?

事实上,腐败滋生之处,不止于巡检重点针对的对象,更在于难以监督的基层或是势力盘结复杂之处。而巡视组得到的线索由何而来?一则是巡视组自己巡检发现,二则也或是最主要的就是依靠群众提供。为何不是由地方纪检监察从群众提供的线索得以查办腐败大案?因“大老虎”势力非地方纪检监督力量所能降服?事实上,反腐败不可能全部依靠中央巡视,更需各级地方自上而下的巡检监督,更需媒体、群众的参与到监督当中。
   (作者: 伍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