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自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至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这段时间内的重要文献,共70篇。其中,习近平同志的文稿24篇,有8篇是首次发表。为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讲话精神,本网从首次发表的8篇文稿中摘编有关论述。(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9月29日)
近日中纪委网站推出第一期从习总首次发表的8篇文稿中摘编的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集锦,引发媒体和网友们的强烈关注和热议。
中纪委推出的这第一期为习总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各个重要会议上的讲话中摘选的,能够充分体现习总一贯的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问题上的深遂的认识和重要观点,这毫无保留的又体现在他的执政风格上,身为执政者的各级干部有必要充分深入的学习领悟和实践习总的这些重要讲话精神,以“三严三实”要求自己,自觉参与到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过程中。从这第一期选摘片段中可以归纳出执政为官者必须具备的“四有”品格或者说意识,否则难以真正改变和扭转当下官场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建设成高素质务实清廉为民的干部队伍。这“四有”是什么?即有理想信念、有组织纪律、有身份意识、有自我人格。
为官执政当需理想信念执着。或者说这是成为一光荣的共产党员之前就当具备的,作为党的执政履职的干部,更需在这方面异常坚定和执着。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在执政路上走得久了,就有人忘乎所以,走上歧途,这是思想上出现了麻痹,艰苦日子已离我们远去,还有必要像革命先辈那样强调所谓理想信念吗?这是当下很多干部心里的一个问号。有这个问号,并不奇怪,这是周期律的体现,盛极而衰,衰而后兴。毕竟建国创业六十几年,一些地方的官场环境乌烟瘴气,当下的反腐风暴中更是官场地震频频,没有执着的理想信念是个病根。都把当官发财作为执政履职的前提,当政前信誓旦旦,一旦掌权,则寻思着权力寻租。
为官执政当需有组织纪律性。正如习总所说,共产党是靠革命理念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纪律严明是党发展壮大得以长期执政的根本。如果说理念是凝聚力,将十三亿中国人凝聚在共产党的周围成一股力量,那么组织纪律就是党执政为民带领中国人迈向伟大复兴道路的最强大战斗力。但抓好干部组织纪律又非易事,从当下反腐反“四风”等正风肃纪的行动中,落马遭查的官员普遍是犯有纪律问题。唯有严明纪律,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干部队伍的革命性、纯洁性、使命性和战斗性,抓好各级党政干部组织纪律任重道远。
为官执政当需有身份意识。许多干部执政日久,没有党性,没有纪律性,为所欲为,犯常人所犯之错误,放弃了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没有责任担当,把自己当作平头百姓。所谓身份意识,就是要求干部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中国的干部不可能在政治上选择中立,只有对党的绝对服从,一切遵从党的领导指挥,跟党走,以一个党员从严要求自己,勇于担当,敢于拼搏,善于创新,真诚为民,把党员的担当体现在日常言行。
为官执政当需有自我人格。自我人格就是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唯唯诺诺、唯命是从,不屈从权力和个人利益,有自我意识,洁身自好,但又敢于担当。一些干部结成腐败势力,拉帮结派搞“圈子文化”,都是以利益和权力为核心席卷各级干部依附。有些干部无法保持自我独立人格,服从领导个人而不是党组织,对领导个人尽忠搞人身依附,像诸侯家臣,把官场搞成了私人庄园。这些正是当下反腐遇到的阻力之一。为官者皆当有自我人格,独立意识,统一于党的组织,如此才能保持党的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和无穷的战斗力。(伍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