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八项规定之下教师节怎么过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9-09  发稿编辑:韩春梅

 

今年9月10日,是新中国第30个教师节。八项规定之下,教师节怎么过?

其实,八项规定与教师节之间没有什么关联。中国知识分子向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师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尽管物欲横流、红尘滚滚,但绝大多数教师仍然固守着师道,恪守着师德,在任重而道远的百年树人的职业道路上兢兢业业。

虽然,教师们要抱怨待遇低,要议论职称评定的诸多不公,有不少教师离开教师队伍可能会过的更好,但真正下决心离开教师队伍的人寥寥无几。说到底是因为对职业的魂牵梦萦、对学生的恋恋不舍。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的有着教龄30年的甘肃省宕昌县乡村代课老师王世明,因为从1989年开始出远门打工过4年,中断了教龄,他至今没有转正。他自己也意识到 “可能永远也转不了正了”,尽管他的工资只有400元,然而他却仍然在三尺讲台上,而且对这份职业,他的语言是“人各有志,我爱这个职业。我相信老天会睁眼的,我不能前功尽弃。”当有人问他代课教师是否后悔时,他答:“君子怨命不怨天。”

教师就是这样,学生纯真的笑脸可以让他(她)在三尺讲台上坚守一辈子,学生的一张自制的卡片可以以让他(她)幸福得象花儿一样。

而且,这种坚守和幸福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人!王世明妻子郭社莲甚至对王世明说:“为了不识字的娃娃都能识几个字,管它有钱没钱。”

这就是师德!不要说八项规定,就是八十项规定,八百项规定对教师有影响吗?与王世明同时教书的老师已经拿到了月4200元的工资,而王世明一句“君子怨命不怨天”就表明了心迹。笔者一家有7人是教师,没有一人想到过转行!

当然,教师也希望高职称、高收入,但在希望无果的情况下至多就是抱怨几句。他们不听命于职称和收入,而是听命于铃声。上下课的铃声是他们一生中百听不厌的音符,在铃声的音符里,教师个个都能由虽怨无悔迅速的转化为无怨无悔,然后精神饱满的在地站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与学生同喜同乐他,陶醉于教书育人的事业中。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永远是教师的精神对标。平平淡淡的过个节,全校、全镇或者更多的教师利用节日在一起叙叙旧,交流交流一年的心得,或许是更多教师希望的。
 
(江油市双河镇 刘刚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