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166名“一把手”的腐败 拉响了主官权利监督警钟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8-19  发稿编辑:韩春梅

 

常言道:车要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把手”是单位的车头,是单位全面发展的带路人、引头羊,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把手”作用发挥如何,自身形象如何,对部属有着行为导向作用,“一把手”的爱好与兴趣,很可能在单位上刮起效仿之风,让单位成了一种风气,所以,抓好“一把人”的管理教育是确保单位和组织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截至8月17日,中纪委公布的440起查处案件中,“落马”的县处级以上“一把手”为166人,占比超过三成。这其中,包括原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江苏省南京市委原副书记、原市长季建业等在内,有113名“一把手”官员来自党政机关,占比达69%。23人来自事业单位,占比14%。(8月19日新华网)

拔出“萝卜”连着泥,往往在查出“一把手”的腐败案件中,连带着大批部门领导和其他业务干部,“一把手”的腐败往往是单位“中枢”的败坏,单位风气的败坏,因为,“一把手”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人。为何中纪委查处440起腐败案件中,就会有166名“一把手”身陷其中?说到底还是由于“一把手”的“权利过大,管理过软,监督过空”所造而成。俗话说,绝对的权利易产生绝对的腐败,“一把手”由于是单位的“头头”,因上级离得远不便管,因本级纪检职务低不愿管,因下级受领导不敢管,这就造成了对“一把手”权利监督的“真空地带”,让“一把手”当了权利的“自由人”。

166名“一把手”的腐败案件,再一次拉响了对主官权利监督的警钟,怎样管好“一把手”,怎样监督好“一把手”,怎样让“一把手”的权利不失控?这成了当前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大课题。俗话说:响鼓也要用重锤。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不能只停留在靠个人自觉上;不能停留在“过客式”的财产公示和述职述廉上,不能停留在举而后查上,而是要从正思想、净灵魂上入手,加强教育,从思想根源上校正其航向,同时,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要主动出击,做到常查常监,无时不查,无过也查,让检查监督伴随“一把手”的工作、生活始终,从而做到“人人都在检查中,人人都在监督中”,切实让“一把手”想腐不能腐,想贪不敢贪。纪检部门不能当“马后炮”,等举报再查,等“出了事”再查,这样,只会让“一把手”钻了监督检查的“死角”。

常言道:俭以廉为本,奢为贪之源;贪一分,百姓恶十分;廉百分,百姓喜万分。希望“一把手”从这些腐败的案例中得到警醒,时常用党纪政纪敲打自己,时时绷紧脑中之弦,别让自己的腐败成为单位和组织建设的“软肋”。

(涪城区龙门镇政府  谢清泉)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