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退休高官为何爱到金融、能源企业任职?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6-25  发稿编辑:韩春梅

 

退休高官到企业“再就业”的话题又被关注了。这一次抓住公众眼球的,是吉林省三名副省级官员,他们分别是吉林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常务副省长田学仁,吉林省原副省长牛海军和吉林省原副省长矫正中。(中国青年网,6月23日)

近来高官退休在企业兼职的成为舆论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最近在吉林针对中央巡视意见整改的情况通报中披露的3位副省级高官被媒体点名曝光,信息显示这3人都在退休后任职于金融机构领导职务,有的甚至在职时已经在涉足金融机构事务。

根据一些媒体的统计,高官退休后往往选择金融、能源领域作为再就业的平台。中国青年报记者对这41名退休高官“再就业”的去向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是在金融、能源领域。其中,分布于金融领域的最多,有15位;能源领域有10位。退休高官怎就与金融、能源企业看对了眼呢?

退休高官之所以看上金融、能源企业似乎不难理解,至少普通公众认为这两个领域都是垄断性的暴利行业,能在这类企业任职,收入十分可观。而且能在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体现人生的价值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值得鼓励。但实际上,真在退休后在企业干实事的屈指可数,大部分人都是只拿着高薪干着闲职。

至于金融、能源企业又如何看上了退休高官?分析认为,高官在职期间积累了极广极深的人脉关系,而且能升至高官个人能力和领导才能必然十分出众,这些成为企业最看重的两点。事实上,在企业任职的退休高官往往凭借其余威和人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能影响政府决策,从而为其所在企业带来极其丰厚的回报。为何如此?其实不难理解,虽然高官退休不在职了,但在职的高官又有多少不与其“沾亲带故”,有着“裙带关系”?或为了报达知遇之恩或是纯粹为之前的利益输送给予回报,因此,那些在企业任着闲职却仍然拿着数十万年薪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现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仍然极大的左右着经济发展的轨迹,虽然政企分开改革已经实施多年,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也取得巨大进步,但如何让市场发挥更加主体的作用却仍然是个未完全得以解答的疑问,让企业更自由的竞争更健康的发展,就要减少对权力审批的信赖,这需要政府主动简政放权,让企业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作者:伍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