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党政干部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只有让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人为官,才能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同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有一支能够担当历史重任,造福民生的党政人才队伍。近年来,我国在人才培养和选拔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大量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出现了领导干部贪污腐化、道德败坏等现象,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危害,给社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这让人痛心不已。
基于此,在新形势下应更加注重强化党政人才的培养选拔工作,从制度入手,从体制上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此,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方面,坚持凭实绩选干部的正确导向。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不仅关系到整个干部队伍的活力,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培养干部、凭德才和实绩使用干部。当前,不少地方和部门干部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片面认识和形式主义倾向,负面影响很大。解决这个问题,重心是努力做到“四不唯”:不唯年龄取人,防止和克服简单以年龄划线,让不同年龄段德才兼备、群众口碑好的干部有机会;不唯分取人,防止和克服过度依赖考试和分数,让本领过硬、实绩突出者能胜出;不唯票取人,不让拉票者或“老好人”得利,让埋头苦干、坚持原则者有希望;不唯GDP论英雄,考准考实干部政绩,让真正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者获重用。
另一方面,按照用人标准和岗位职责精心选拔使用干部。这就需要精心研究干部的能力结构和岗位的特点,根据干部的长处,把干部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上去。科学合理地选拔干部,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特别是要坚决克服“小圈子”,顶住“说情风”、杜绝“拉票风”,着力纠正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识才用才,呼唤真正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推进改革,期待完善选人用人机制,针对选任、委任、聘任等不同岗位干部的选拔特点,探索形成各自适宜的选拔方式,为选准用好干部、让每一个干部在合适岗位上充分施展才华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是公正的天平。用制度选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让每个优秀干部都能奋发有为,如此百姓生活才有盼头才有奔头。(湘江金珑)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