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重点问题研究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03-02  发稿编辑:
档案信息资源是国家最重要的基础信息资源之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六个方面。
              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根据国家、省档案局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和意见的精神,已经列入了“十一五”全市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并明确提出: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利用优先、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规范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与接收工作;逐步建成全市清代、民国、革命历史档案、重点珍贵档案数据库和建国后重要档案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的水平。市档案局馆和条件好的区市县档案局馆要建成“三网一库”。依托绵阳电子政务网、外网,建设市、县级现行文件查阅中心,使之成为我市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窗口。推广规范的《数字化档案馆系统》等应用软件,有序推进全市数字化档案馆建设。从目前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看,进展是比较顺利的。绝大多数机关档案室、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配置了计算机,统一使用四川省电子文件软件管理系统开始录入工作。截止2006年底止,全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共录入馆藏清代、民国、革命历史档案、重点珍贵档案和建国后重要全宗档案案卷及文件标题目录85.04万条;市和各县市区已基本实现了与党政网连接,市档案局、涪城区、江油市档案局馆已经建起了局域网。上述工作,为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三网一库”,建立现行文件查阅中心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的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前,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及建议
    从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特别是对政府政务信息资源的客观需求来看,目前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着眼于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即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建设。其理由是:国务院于2007年4月5日公布,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六条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条例》把国家档案馆纳入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建设,既是党和国家赋予各级国家档案馆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义务,更是国家档案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人民群众,推动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实现途径。这将为我们创新档案工作服务机制,改善档案工作外部环境,提升国家档案馆社会形象,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从法规制度上起到相应的组织保证作用。
为贯彻落实好《条例》,实现“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的目标。在距《条例》施行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建议市、县级国家档案馆要抓住机遇,在开展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即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建设中,从组织管理上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鉴于目前我们开展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建设即档案馆建立“已公开现行文件查阅中心”的工作,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社会公众来说,其了解和认识相对较少的情况下,首先要抓好面对机关和社会的广泛宣传,增强社会的认知度;其次是档案部门应明确《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将政府应当公开的信息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列入催收范围,依法开展专项行政执法检查,实施依法催收,对检查和催收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查处,确保政府应公开信息的齐全完整和档案信息资源的集成。
    市、县级国家档案馆应根据《条例》将政府应当主动公开和重点公开的19类信息,同本馆已有并公开了的政府信息相融合,按要求进行分类。并要认真及时地做好所收政府(部门)信息的整理、数据库建设、编目和公开指南、公开目录的编制、修订及定时发布等工作,积极开展馆内查阅和电话、网络查询等多种方式的提供利用,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搭建起便捷的信息通道,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查阅政府信息,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市、县级国家档案馆应将前期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和目前贯彻落实国务院《条例》,开展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建设的设想及时向当地政府领导汇报,积极争取政府加大投入,解决和落实好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和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所必须的硬件设施、设备、配置、局域网站建设、信息维护与更新和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以期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把国家档案馆建设成名副其实的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为社会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良好的查阅利用环境。                                    (绵阳市档案学会副会长   龚振林)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