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红旗堰水库建设管理纪实
魏城河,那是一条注人涪江以东人民血液的蓝色缎带,这条河流从“古三国”的深处流淌而来,滋养着一代代人的灵魂,见证了沧海桑田的演绎变迁。魏城河,史称络水溪,全长91公里,流经三台境内52.12公里,途经柳池、龙树、塔山、双胜、忠孝、三元6个镇乡,其滋养面积除干流镇乡外,还包括中太、光辉、高堰、金鼓4镇乡,流域面积达490平方公里,是全县五大重点河流之一,属当地40余万人口的母亲河。令人瞩目的魏城河干流上建有红旗堰中型水库1座,配套有红旗堰安全饮水工程、大兴寺水电站等重要项目。当前,红旗堰安全饮水工程日供水达3500吨,水厂在塔山镇双渡村鸡公石,取水口位于鸡公石红旗堰水库右岸,主管网线已铺设至塔山、双胜、忠孝、柳池、光辉、中太6大镇乡53个行政村87.7公里。
激情岁月红旗飘
在1966年年初,《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号召全国各地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真正为老百姓干好几件具体实事的精神。红旗堰水库,也在此时被正式列为四川省重点电力提灌工程。桐子花开时,绵阳专区水电局科长李同杰一行便到塔山鹅项岭初勘,并极力推荐鹅项岭有建好水轮泵站的基础条件。于是,抗美援朝老将军、四川省副省长邓华,省水电厅长吴应琪一行又亲自到鹅项岭复核勘察并正式认可。马上预拨红旗堰水库建设前期工作经费24万元。到1967年6月,由当时的三合区正式组建县级红旗堰工程建设指挥部,李安富任指挥长。1968年8月,水库工程被批准开建,三合区革命委员会立即组织全区8个公社的民工3200余人,搞成8个基建队,同时,广大民工也自带口粮、施工工具、生活用品,开展大坝等主体工程的昼夜修建。到1971年9月,水库大坝主体工程完工,随即召开了县区和灌区庆祝大会,实现首次开机抽水灌溉和水力发电。
兴水惠民连心桥
红旗堰水库处于梓江一级支流魏城河中下游,距三台县城45公里,属于河道型中型水库,灌区工程惠及塔山、龙树、柳池,同时还惠泽游仙区的玉河、白蝉等乡镇。水库工程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库集雨面积743平方公里,工程特色是坝顶溢洪,正常蓄水412.0米高程,蓄水量1015万立方米,设计洪水位417.42米高程,校核洪水位419.13米高程,总库容4090万立方米。其枢纽工程大坝包括6孔净跨为10米的、倾斜45度浆砌条石连拱并赋予美学观感而成。同时,还建有泄洪冲沙闸、大坝后消力池、大坝左右护岸及农业灌溉提水、水力发电、河水控制启闭机等设施组成。枢纽大坝最大坝高16.8米,坝顶长75米,连拱坝圈厚1.0米,墩厚3.0米,是时以蓄水灌溉、防洪安全为主,兼有工程水力发电、水产养殖和水上行船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工程设计灌面3.6万亩,直灌区达到2.7万亩,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水库控制灌面一年年不断刷新。
红旗堰水库枢纽竣工后,真实地保护了魏城河下游2.26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接着建成了大兴寺电站,装机2台计500千瓦。建成了水库大坝电站,装机2台320千瓦。在1973年4月,三合区再用省政府专门下拨的抗旱专用投资款96万元,专门建成了10千伏输供电备用线路(其中:梓潼县交泰乡竹林沟5号变电站至红旗堰22.7公里,至塔山区5.1公里),为“中国两弹城”的秘密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当时,具体由三台县水利工程队和永安电厂的技术工人承建。另外,建有龙树猪儿洞、塔山鸡公石、红旗堰大坝电力提灌站3处,电力提灌装机容量1125 千瓦,在丰水期水轮泵抽水,到枯水期通过电泵抽水,以确保农业春灌,进而扩大灌面7098亩。到1975年7月之后,经1年又2个月建成了灌区高规格石渠11公里,打深加宽自然整石集5公里,延修配套支梁117.6公里,使农业生产控制灌面达到了5万余亩。时光进入21世纪,由于绵阳市武引一期自流灌溉水利工程在2001年春天全面建成通水,所以武引水利又覆盖了红旗堰的提水灌溉区域,故水库的农业生产灌溉效益被全面萎缩至300亩以内。
除险加固治理好
到1998年8月,水库遭遇百年不遇大洪水,红旗堰管理所所长蔡香元同志在抗洪抢险清理水电站碍洪垃圾时不幸因公牺牲。当年的“8.20洪水”造成大坝下游护坦、左右护岸严重冲刷,结合人工水库建设原存在的若干问题,由红旗堰水库管理所向上逐级申报,2002年红旗堰被水利部列为除险加固重点整治项目。主要原因在于水库防洪标准低于国家九十年代末非常运用洪水标准,其坝肩上、下游岸坡毁损垮塌,坝后消力池及护坦冲刷严重,泄洪冲砂闸启闭困难,坝身漏水加大等病害问题,通过权威鉴定核查为三类坝,须要除险加固。为此,重点开展了水库大坝上游面挂网喷洒混凝土施工,大坝基础、大坝坝肩帷幕灌浆,整修了坝后消力池,组织了大坝下游河道左右岸安全衬护。切实改造了水库泄洪冲砂闸与检修闸,完善了水库工程安全监测设施,新建了水库管理用房,改造了防洪安全通讯线路。截止2003年6月,共完成红旗堰除险加固整治投资663万元。到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又开展了水利应急抢险,完成项目投资70多万元,及时就水库坝肩实施安全加固,确保了后期水库安全运行。
回想2007年秋,按照党和政府水利体制改革新政策,红旗堰水库正式而全面地剥离了各类经营性资产,实行管养分离。重新组建的红旗堰水库管理所,为县水利局直属公益性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10名,实行财政全额拨款,主要承担工程防洪、大坝安全和水库周边农业生产提灌以及饮水安全集中供水保障等职能职责。
多年来,红旗堰库区1800亩水面让生态渔业、水产养殖蓬勃而起,年出鱼最多时达到了80余万公斤。这五年来,红旗堰水库上游所建大型集中供水站为双胜、忠孝、柳池、中太、塔山5万多城乡居民提供了安全饮用水,实现了涪东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还振兴发展了周边村镇水产林果和农副产品加工、商业服务。曾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让水库年度水利综合经营收入达到了40~80多万元。
生态环境看今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魏城河三台段与红旗堰库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便及时落实了县级河长和县级河长联络单位,以及沿途镇乡级河长和村级巡河员。多年来,魏城河流域各乡镇年均投入水环境治理资金达几百万元,有效清除了网箱渔业、河面漂浮物、水生有害植物、沿河垃圾问题等,民生水环境不断获得新改善。以红旗堰水库为重点的魏城河周边水生态优势十分明显,水库工程直距绵西高速出口3公里,库区水面达18公里,一流水资源孕育了大河两岸植被,现实形成了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市县党政高度重视红旗堰水库的可持续发展,将其作为涪东经济建设核心地带,正式纳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在其周边以“邓禹平故里”三元镇油菜花节为特色,有关乡村水文化旅游成效显著,当前也正在积极开展红旗堰省级水利风景区申报创建工作。(三台县水利局宣传干事 谢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