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时代的背包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4-05-07  发稿编辑:韩春梅

 在省联社新员工培训中,从“银行舅舅”巴交龙布的故事中,我第一次听说了农信的“背包文化”,在俄亚纳西族乡,周边是高山峡谷,进出这里通常要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宁朗山脉,单程就要步行十多天,老百姓的金融服务十分不便利,巴交龙布就这样背着自己的背包,一次次的穿梭在这条服务当地“三农”的路上,从青春年少一路走来,一走就是三十余年,从未卸下的背包和从未停下的脚步,成为了一代农信人牢记宗旨、坚毅勇敢、恪尽职守、扶贫济困的最好见证。

在培训结束后,我到了最基层的农村信用社,关于背包的记忆也成为了我时刻想去了解的话题。于是,我把解密的对象锁定在了支行的行长身上,从铁栅栏到木桌椅、从小窗口到大长龙、从在账簿指尖舞到算盘妙手推,也终于到了背包。“以前的柜员肩负着银行大部分的业务,流程多且耗时长,所有业务的办理和记录都需通过纯手工完成,手工记账、手工计息、手工进行资金划拨、手工装订传票……。”“在自强信用社的旧办公地址,田行长向我讲起了那一代农心青年的往事。

我参加工作的时候比你还要年轻一些,不过那时候交通不便,所以下乡全靠这双腿。刚做信贷员时,首要任务就是了解乡镇各人户的情况,每天早上背一个背篓或者挎包,里面带着客户面谈记录簿、贷后管理台账、干粮和水就出发,虽然辛苦是辛苦,但是能摸透每一户人家的经济情况,实打实的工作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是在青瓦朱墙,静谧沧桑的旧址上,我似乎慢慢开始理解了农信的“背包文化”,它就是老一代农信人身背挎包、翻山越岭、走村入户,主动上门为老百姓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奋斗精神,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尽心尽责,艰苦奋斗,与农共舞,是对“背包精神”的最好传承,也正是拥有这些风里来雨里去,奔走在服务“三农”的道路上的一代代农信青年人,才有四川农信现在主力军银行的地位。

随着科技进步,手工账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背包也不再是办公的必备工具,彻底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不再是我们日常必备的工作工具,我们不禁要问:新时代背包文化,农信青年们又该如何传承并践行?

在热火朝天,人声鼎沸的新春之际,营业网点更是人满为患,恰逢春节年前工程款,各项补助补贴的到账,大量的客户涌入支行查询明细、缴纳社保医保。为了缓解柜面压力,同样从客户时间的考虑,电子银行为村民提供了查询、取现、转账、贷款发放、还款等金融服务。所以对新一代的农信人,也许我们的“挎包”里装的不再是账本、现金、算盘和印泥,而是手机银行、移动服务终端, 他们可以为手机充值、保险缴纳、物业费缴纳等线上服务,我们的移动CRM系统可以实现业务远程办理,同时我们建设了大量的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让老百姓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高效、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不是让我们摒弃“背包精神”,而是让我们坚守和传承这份对三农的情怀,将“早上一头露水、中午一身汗水、晚上一脚泥水”作为事业格言,坚持用脚步传承发扬好新时代的“背包精神”,努力做好服务三农、支持振兴的“知行者”,知责在心,履责于行,为深化三大银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乡镇值班的时候,我还时常会朝着信用社旧址的方向走去,每一次擦肩而过,都隐约感觉到肩头似乎跨上了一个有分量的“背包”,而这份重量正催促着我向着目标快步前行。(作者:四川梓潼农商银行  刘旋)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