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从未断续的思念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2-02-28  发稿编辑:韩春梅


黄胜

2022.2.28

连日的绵绵细雨刺痛我的记忆,浸透我的整个世界,看着母亲生前的照片,叫了一声妈妈,却听不到母亲的回音,不觉悲怀难禁,潸然泪下。

  我的母亲于2019年3月27日因病去世,享年80岁。80年人生历程,历尽风霜雨雪;80载春夏秋冬,尝遍人生酸甜。

阴阳相隔,母子永诀,春秋三度,日夜逾千,多少次梦中得见慈颜,音容笑貌,一如生前。

慎终情追远,母恩重如山。整整三年了,我一直不敢动笔写这下篇文字,在无数个撕心裂肺的不眠之夜,我一次又一次追忆母亲的身影,母亲的笑容,母亲的足迹......虽然,我永远再也无法见到我的母亲,但母亲一直活在我心中。

母亲啊,您在人世的岁月,儿子没有照顾好您,没有保护好您,请原谅儿子的不孝。您若天堂有知,就请接受儿子的这一片深沉的哀思与怀念!

我的母亲出生在1940年,在家里面排行老四,母亲生下来就是病殃殃,由于我的外婆接连生了四个女儿,一出生就遭受家人的冷落,是慈悲心肠的外婆用自己的体温挽回了那个奄奄一息的小小生命。

母亲是平凡的,然而,她却是伟大的。母亲,你用生命写下的历史,你为了儿女燃尽了生命的光华。

母亲19岁时,嫁到黄家,那是1960年,正值中国最困难的年代。嫁入黄家不久,我爷爷去世,家里面剩下了曾祖母、祖母、母亲三个女人和我的父亲。

1976年8月21日,父亲也离开,失去顶梁柱的黄家更是需上加霜。母亲把全部生活的艰辛扛到了自己的肩上,把全部的苦水都咽进了自己的肚里,1978年同继父一道艰辛地盘养我们兄妹五人。几十年过去了,每当午夜梦回,母亲的举止言谈历历在目,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我这辈子难于逾越的坎。

母亲的一生,是简朴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是辛苦的一生,是善良的一生。

父亲去世过后,坚强的母亲硬是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了我们这个风雨飘摇的家,用温暖的双翼呵护着儿女,含辛茹苦抚育我们兄妹五人,把每一个儿女都视为掌上明珠。

父亲走后。母亲几十年如一日,不仅要在田间地头劳作农活挣工分,还要兼顾我们一家老小口人的衣食住行。母亲几乎天天坚持出工,下雨天不出工的日子就在屋头打布壳子,为儿女纳鞋补衣;生产队艰辛的劳作之外,母亲还要种蔬菜,养猪养鸡,省吃俭用给我们攒学费。

大集体时,母亲一直是生产队的先进和劳模,耕田耙地,栽红苕,插秧子,收麦子,样样是能手。土地承包到户时,母亲总是把最好的稻谷、玉米、花生等爱国粮上交归国家,留下的尽是不饱满的谷物,留着养活我们一大家人。

每逢年底结算,我家虽然是超支户,但年底前母亲都要把农业税双体代购等费用交完,确保生产队粮食分回来,不让儿女们饿肚子。那个年代,尽管我们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裤子,而且是五兄妹换来换去地穿,但母亲总是尽力让我们兄妹几个穿的都很干净,整洁,体面。

母亲从不与人争吵结仇,总是教育孩子们走正道,学好人,成绩优当先进。在当时所在的生产队,在邻里乡亲眼中,母亲一直都是一个老实人。母亲是幸福的人,也是一个非常正直善良的人,更是一个大爱无私的人,所以大家都非常尊重她。记得有一年,家里有口猪病死,她把猪肉收拾干净煮熟,用蒜苗儿炒了,给左邻右舍二三十家每户送一碗,供大家分享。在那个物质及其匮乏的年代,对于一年吃不上几回肉的农村人来说,哪怕能吃上病死的猪肉,也是很难得的“打牙祭”的时刻。

母亲是船,日夜操劳只为送儿女到岸;母亲是树,寒冬酷暑都帮儿女避风挡寒;母亲是灯,无论多晚都等待的温暖。

寒来暑往,我们几兄妹都长大了有出息了,参加工作了,各自立业成家。母亲依然一直要求我们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把家风搞好,家教搞好,家庭搞好,这是她老人家一生对子女的要求。

母亲是我人生的楷模,是母亲让我懂得了母爱,从小树立家国情怀。母亲留给我们的勤劳、节俭、无私、隐忍、宽容、善良而坚毅的精神财富将使儿女们受用终生。

在我母亲生病住院期间,很多曾经的邻里和村、镇领导都到医院来看望她。最令我感动的是,四川省农信联社、绵阳办事处、人行绵阳市中心支行等老领导亲自到医院看望母亲慰问我们。母亲去世的当天,曾在别处当县委书记的同学姐哥专程从重庆回来,亲自到家里来吊唁。我深深感恩,懂得“在农信、爱农信、干农信”的涵义,唯有尽心尽力继续搞好本职工作在启航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回报这份深情厚谊。

三年了,母亲坟前的那棵柏树如今已经是亭亭如盖,如同我们黄氏大家族繁衍生息的下一代子孙们。我想,定是母亲在天有灵,想必她也会因此而安慰吧。

谨将这份从未断续的思念献给我最敬爱的母亲。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