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日宅在家里,我本想睡个懒觉,却不遂所愿,越是松驰下来越醒得早。我索性赖床,望着白色的天花板,看到那盏紫荆花型的吊灯,5片玻璃花瓣排列成五角星形,室外光线透过厚实的窗帘,向花瓣凸起处涂上亮彩,在脸盆样大的镏金底板映衬下,分外漂亮。这盏灯已装20多年,融入生活,默默陪伴,照亮起居。我不由浮想翩翩,感悟起生活来。
生活,这两个字真有意思。生即生存、生命,当然有生气、生机之意;活则因生而动,当然有活气、有活力。再引申开来,要生活,就是要“干活路",也就是农村的要工作的大白话。古话有“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人挪一步活,草移一寸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等,都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生活的义理。特别是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最后说,“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算是对生活亦或人生最好的诠释,其意要惜他爱己,积德行善、谦逊恭谨、修正塑我、善始善成。我着眼于细微和现实,就生活有我自己的领悟。
吃,为一张嘴。生活的第一需求则是吃饭,也是马斯洛五层次需求理论的最底层应有之义。吃饭勿需山珍海味、肥鱼大肉,但求三餐粗茶淡饭、青菜萝卜,只需营养到位,身体健康。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的花样多了,攀比欲望大了,大吃海喝看似风光,却隐潜不少风险:要么吃了别人“嘴软”,要么营养过剩有“三高”,要么吃了上顿欠下顿……人啊,吃饭只为一张嘴,管住嘴,不以味而扰心,不以吃而“软嘴”,便怡然自乐,平淡有真。
住,需一间房。衣食住行人之要事,唐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普通百姓都要有安身之所,但不必求豪宅别墅,大则膨胀人心,多则浪费资源。孰不知:有好事者苦诣营造,“狡兔三窟",徒破资财;有炒房者,投资取巧,囤房赚钱,却背离了房是用来住的,转嫁成本于百姓;有摆富者置办豪宅,若取之有道,无可厚非,若来路不正,便遭人白眼……想来,还是桃花源里有清欢,只需农庄一舍,阡陌相通,鸡犬相闻,炊烟袅袅……亦有陶渊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之超脱;也可像杜工部茅屋草堂忧天下,独步诗坛写雄文。
睡,备一张床。床乃人睡眠之处,卧塌不过三尺宽,纵有多宽亦空闲。谚语常言睡如弓,可能绻身床边边。若是学习放书,自然床是可以宽一些,譬如古有杨子云“寂寂寥寥杨子居,岁岁年年一床书”,今有伟人毛泽东,床上亦堆半床书。吾以为:卧居之所,不需要太多物质诱惑,也无需要相互的攀比,勿需多大,可一床、一几、一盏灯、一堆书,待夜深人静,把盏夜读,驰骋书场;或与爱人、知己交心夜谈,共话衷情,也不能不为生活之快事也!
足,遂一平淡心。有些人永远难以满足,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很多人就是因为不满足,而走向极端,悔不当初。我们的老祖先从来就倡导中庸、小满,上善若水,才有心安。知足常乐,遂一个平静之心态,不以物喜,不为己悲。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阳光心态,是一个人知足的天平,怎样调整,完全靠自己节制。阳光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人学会满足,便有定力,心无挂碍。
干,守一份本。生活的本质意义或核心要义就是要坚守初心,不忘使命,脚踏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好份本,生当如夏花之灿烂。为了生活有物质基础,需要通过劳动换取价值;为了实现人的价值,需要通过努力工作去提升素质和实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结合自己的本职岗位,牢守一颗初心,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让有限的生命时空变得更有长度、有高度、有厚度、有深度。
生活,多一些思索,心便静如湖泊。(蒲天国)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