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忠孝两全诠释“最美农信”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03-21  发稿编辑:韩春梅

 

在家庭中,他是一位难得的孝子,二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母亲;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位敬业典范,任何事都要亲力亲为;在员工心中,他是一位领导有方的“大哥”,时刻关心员工疾苦,营造和谐工作氛围。他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甘为践行“百善孝为先”的坚持,对农信事业的无尽热爱和默默奉献,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和勤勉尽职。

 —— 题记

   一张笑脸写满了诚意和亲和,朴实的言谈散发着平易近人的气质,这是长卿支行行长何久林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然而,让我们感动良久、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的不仅是他对待工作的“忠”与“敬”,更多的是二十年如一日、照顾母亲于细微之处的“诚”与“孝”。

反哺亲人,“美”在孝顺。

   据了解,何行长2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靠着母亲和大姐拉扯长大,他亲眼见证了母亲青丝变白发,笔挺背脊变伛偻,青春嫩颜变褶皱。当时心里就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尽其能照顾好母亲。大约21年前,母亲开始跟着他一起生活,照顾年迈母亲的担子就这样落在了当时还只是一个毛头小伙子的肩上,刚开始的几个年头,母亲身体状况还不错,在潼江河畔总能看到何行长搀扶着母亲有说有笑地散步。可到了一起生活的第18个年头,母亲突然开始出现间断性失忆,找不到回家的路,认不得身边的亲人,后来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医生说,老人的小脑开始萎缩,但是萎缩的速度不好估计,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不断下降,就更需要家人的照顾。

就这样,何行长开始了上班、回家“两点一线”工作生活模式,白天在单位上班,妻子负责在家照顾老人,中午、晚上一下班又拖着疲倦的身子早早回家,做好饭送到老人面前,热好洗脚水端到床前,提前洗好便桶放在老人床下,每天早晚从未停歇……一切像极了小时候母亲照顾他的那般亲切温暖。人老了,越来越像小孩,老人每隔3天就会突然兴奋,精力异常旺盛,在屋子里来回窜,以前何行长每天都会带母亲到河边去转转,陪老人散散心,后来母亲病严重了身体也变得愈来愈虚弱,也只有让母亲呆在家里,只是偶尔陪着出去走走。他说,“其实我是一个晚上睡觉比较死的人,雷都打不醒我,但是一听到隔壁母亲房中稍有动静,就会立刻惊醒过来,不管多晚都要迅速起身,看着她在家里走来走去,我才放心,坚持到她挨过兴奋劲”。这一坚持,就是二十年。

常说,久病无孝子,可何久林却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做着,大孝无痕,数十年如一日。他总说,“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只是觉得我们当儿女的应该这样做”,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朴实、真诚的男人,在他脸上你看不到半点不耐烦、丝毫不乐意,能看到的只有这一种“美”,“敬天做人孝顺父母”的美!

以身立教,“美”在垂范。

在和何行长的交流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特别深刻,“不能让父母大富大贵,只求让父母衣食无忧,尽自己所能做到孝顺,也言传身教地教育后一辈,这是天经地义。”

何行长的儿子如今在读大学,每次放假回家他有一个特别的时间规划,一项特别的任务——照顾奶奶,一个假期必须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跟奶奶呆在一起,照顾好老人家。一开始,这项“任务”还是何行长给儿子规定的硬性“作业”,要求儿子必须按质按量完成,时间久了,这种“作业”逐渐变成了“份内事”,“硬性要求”变成了“自愿”,儿子也乐在其中。

在何行长的眼中,尊老、敬老、爱老,孝顺老人是我们应尽的义务,那些不尊重老人、不孝敬父母的行为就自然而然成了何行长的“看不惯”。早在何行长还在文兴乡工作的时候,有一年下乡收贷就发生了一件事,当时欠贷农户儿子在家里,对于父母欠贷这个事是满腹抱怨,当着所有人的面责怪父母欠贷,言语中透露着不满,觉得父母欠贷是一件很伤自尊心的事儿,丢了自己的面子。何行长实在看不过去,狠狠的训斥了年轻人一番,年轻人面红耳赤,自惭形秽。这件事在当场同事的意料之外,但仔细一想又在意料之中,照理说儿子责怪父母对于他们能够及时收贷应该能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可在咱们何行长眼中,“百善孝为先”,孝顺才是大事。

常言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据他身边的同事们说,这样的事例其实时不时都会上演,他们早已司空见惯。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下一代,影响着同事,影响着周围所有人,使孝顺之美德得以传承和发扬,无时无刻不展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标榜力美!

   奋之于业,“美”在敬职。

“常念律己之道,常思岗位之责”,何行长在把家庭照顾的有理有条的同时,也把总行交待的各项任务记在心上,把自己的职责装在心中,勤勉尽职,倾情“三农”,真正做到了工作生活两不误。用同事的话说,何行长身上有四个“最”——来的最早,走的最晚,休息的最少,操心的最多。不论春夏秋冬,不管刮风下雨,每个早晨8点何行长的身影都会准时出现在支行门口,第一个准备接钞车。凡事亲力亲为,作为支行负责人,工作时间不比员工少,休息时间不比员工多。

他说,“那么多员工中,就我们几个人可以聚在一起工作,这是一种缘分,”正是珍惜这份缘分,何行长总是把内部事务、工作氛围、员工关系管理的井井有条。同事之间从不推诿工作职责,只要有客户找上门办理业务,尤其是信贷业务,从未因为客户经理包片管理而推卸任何一个客户,多年以来“零投诉”。

与此同时,对于他而言,作为一名支行负责人,关心下属,理解同事,也是他的分内职责。有一天,一名员工的女儿病了,但是员工却不敢开口,怕耽误工作便没有告诉何行长,但是在咱们何行长的眼中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如果对自己的儿女和父母都不负责任,又何谈对工作负责任”,虽然至今也不清楚何行长是如何知道员工女儿生病之事,但是他给员工主动打电话,说“你去忙你的,把娃儿送到医院好好看看,你手头的事儿留给我来做”这件事儿,让身边的同事感动不已。

就是这样一个白衬衣、黑裤子的身影,三尺柜台记忆着这个男人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看到了“畏地做事服务百姓”的美!

他参加农信社工作近30年,担任基层网点负责人十几年,先后获得先进个人、优秀党员表彰20余次,还曾被绵阳市委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一串串鲜活的数字,记录的是他敬业奉献的无私精神;一个个荣誉的奖章,铭记的是他辛勤耕耘的历史见证;一页页撕去的日历,勾画的是他孝行感动众人的人格魅力,震撼心灵。他用他的实践证明:忠孝可以两全!   (作者:梓潼农商银行  曹沥 贺佳芬)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