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也说题海战术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6-30  发稿编辑:韩春梅

 

时下,“专家”对“题海战术”恨得“咬牙切齿”,可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又没有谁能脱离“题海”。

“亚洲最大高考机器 通往天堂的地狱”的毛坦厂中学,2013年高考考生11222人,一本达线2503人,占22.3%,9312人过本科线,达线率82.3%……2014,参加高考人数突破1.2万人,本科达线突破10000人大关(不含艺体),其中一本2786人,二本4793人,一本、二本达线人数比2013年均有大幅提高……
据网上的文字,“在毛中,成绩是最主要的,永远有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即使是没时间考的卷子也会发下来当作业写。有些非本校的复读生说,在别的学校三年做的卷子都没有在毛中一年做的多。”活脱脱的“题海战术”!

“题海战术”的责任不全在学校。
到书店里去看,什么书最多?当然是教辅书。什么“兵法”“密卷”“宝典”“攻略”……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而哪一家书店离开得了教辅书?

其实,题海就题海呗,“犹抱琵琶半遮面”,有那个不要吗?明明学生就是学生“做不完的题”,可又要口诛笔伐,何必呢?社会评价一所学校主要看什么?升学率和升学人数!升学率、升学人数上不去,生源就是问题。如果名校升学率、升学人数连续三年遭遇滑铁卢,同样门前冷落鞍马稀,学生不就是冲着学校的升学率、升学人数来的吗?有必要对“题海战术”看成洪水猛兽吗?
练武的人都知道,勤则多练,多练则熟,熟能生巧,巧中生妙,妙中藏玄。这难道不是“题海战术”吗?舞台上的人有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台上一分钟花去台下十年的时间,这难道不是“题海战术” 吗?

为什么练武的人可以搞“题海战术”,学艺的人可以搞“题海战术”,到了学校,“题海战术”就十恶不赦了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难道不适应学校吗?

“题海战术”说白了就是举一反三的意思,“题海战术”的过程就是熟能生巧的过程。它何罪之有?
(四川省江油市双河镇 刘刚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