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关于环保局工程师自杀的未竟之问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6-16  发稿编辑:韩春梅

 

6月5日是世界环保日,当日上午11时03分,岳阳市环境保护局二级机构市环境监测中心班子成员、总工程师杨坪罗在留下一纸遗书后,从市环保局综合大楼13楼顶层的阳台上跳下,110和120赶到时,确认当场身亡,丢下了家人和一切,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据了解,杨坪罗现年46岁,岳阳市经开区西塘镇人,在市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了近20年,家中有两个小孩正在念大学,妻子王琪也在市环境监测中心上班。(华声在线,6月11日)

 近日一则关于岳阳市环境监测中心一工程师世界环保日跳楼身亡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广大网友的强烈关注。身为环保局的工程师,为何要选择在世界环保日这样特殊的日子以从13层高的楼顶跳下这样惨烈的方式来结束自己正值壮年的生命?身为岳阳市环境保护局二级机构市环境监测中心的班子成员、总工师,杨坪罗的死不但让他的家人和同事痛心疾首、深感惋惜,也让舆论唏嘘不已。

 其实近来媒体报道的关于官员自杀的事件不一而足,但之前的几乎都是腐败者的畏罪自杀,不会赢得群众任何的同情,而杨坪罗的自杀却因何引起网友们的悲伤?一封在杨坪罗裤子口袋里发现的遗书迅速转移了网友们关注的焦点。在遗嘱中可以看出几个关键的词,机动车环保检测、办事员、领导、有口难辩、责任、想不通、累、算了及一个关键的人名,易松,可以判断是杨在遗嘱中提到领导。这些敏感信息让网友们生出更多疑惑,杨的自杀与这封遗嘱必然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而其中名为易松的领导又扮演了何种角色?他到底要罗承担什么责任竟然逼得杨不得不抛弃美满家庭和大好前程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古代专制社会,有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到了如今所有人都认为已经进入了民主法治社会的时代,为何在官场之中还存在着类似的悲剧?因为领导手中掌握着下级的前途命运的“生杀大权”,特别对于那些出生一般甚至贫寒、没有任何显赫背景的干部来说,能在官场谋得一官半职实属不易,奋斗了漫长的岁月,年纪要大不大要小不小,如果决然要坚持凛然正气、硬骨头的作风,势必在与“不正的上梁”作对,自然是要倒霉的,被排挤、打压、“穿小鞋”。当然这也得看有幸遇到什么样的领导,但比易松之类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是有的。

当然也有人说,杨坪罗自己也是有责任的,因为他认命了、屈服了,作了权力的奴隶,放不下历经艰辛而得来的职位,放不下作为一家之长的担当,他无法解脱自己,无法无所顾忌的与官场的腐败作斗争甚至明哲保身也不行。这场悲剧的元凶与其说是易松之类领导的腐败贪婪,不如说是对干部监督管理的松懈。要避免类似杨坪罗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唯有从领导干部管理监督机制着手,各级党纪部门有必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干部管理监督机制,使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各级党政企事业单位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并时时接受群众和媒体的监督,给各级干部一个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大环境,让老实人无后顾之忧。(作者: 伍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