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江湖称呼何以在官场盛行?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5-20  发稿编辑:韩春梅

 

近日,广东省纪委发出关于严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称呼纪律的通知,指出当前广东省党政机关部分党员干部受官僚主义、宗派主义、“江湖习气”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把同事、同志间的称呼庸俗化,有的称领导为“老板”、“老大”,有的称下属为“哥们”、“兄弟”等,破坏党内民主,损害公仆形象,与党的宗旨和人民政府的性质极不相称。(人民网,5月14日)

广东省的这项规定出台的虽然晚了点,但也不失时机,抓住了当下各级政府反“四风”的关键时刻,引得各方关注,想必其效果也会显现。

官场上的江湖称呼其实早已存在,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广,并非是广东的特有现象。在一些深陷这种江湖义气的干部看来,这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需要遮掩,而是一种值得称道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而且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一直支配着官僚阶层,重视亲情被视为好官的标准之一。加之民间传统江湖文化的深厚影响,一些官员在官场上结党营私、称兄道弟就再所难免了,

对干部中的江湖习气,在笔者看来,有两部传统文化典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一部是《三国演义》,一部是《水浒传》。前者虽更多的涉及智谋权术,但“刘关张桃园结义”的虽是上下级关系但却兄弟情深似乎更令后人印象深刻,后者则更多的突显了无血缘关系的兄弟情义,宋江的铁肩担道义,众英雄对宋江的忠诚拥戴则更让如今的官员向往、甚至模仿。

江湖称呼更多涉及人情,表面上似乎并不逾越法度,但人情关系却是滋生腐败的沃土。江湖义气的最高标准,不在于相互劝勉,而是在对方犯下大错时,能够挺身而出、两肋插刀,为兄弟背黑锅、受责罚。这样的标准到了如今干部的身上,就变成了维护庞大利益集团、搞党派、搞私人帮派的工具。现在干部“四风”问题之盛,从官员的江湖称呼似乎得以看出端倪。

其实对于这些官场旧象,中央早就出台了《关于党内同志之间的称呼问题的通知》(中发〔65〕715号)等文件,要求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严禁在工作、生活中使用江湖化的称呼,以严正纯化官场称谓文化,狠治“四风”在称呼上的顽疾。
 (作者:伍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