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重点,治理“脏乱差”。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职责,以凯幸沿线、村道社道、河道“三线”为重点,清理沿线杂草、杂物、白色垃圾35公里,并对路面、路肩、边沟进行维护。对村社区的生活垃圾、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清除牛皮癣及卫生死角300余处。清理垃圾150余吨。依法拆除违章建筑,推进辖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拆除违规搭建2处。
抓前端,管控“污染源”。加大污染排查力度,治理规模化养殖场10个,加大对排污业主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加强事前事中推进。
抓基础,强化“硬设施”。进一步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协调落实管网铺设,征地补偿等工作,新建改建垃圾池11个,增设果皮箱20个。
抓考核,落实“责任田”。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考核办法,设立14项“负面清单”。组建督查组对各村社区落实情况实施周检查,月考核。并强化结果运用,对前三名进行表彰,对后三名进行问责,全面落实整治工作责任。
(谢细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