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中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富兴分社金融精准扶贫效果好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09-28  发稿编辑:韩春梅

 

 中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富兴分社把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列为工作之首,想贫困户之所想,急贫困户之所急,时刻把贫困户放在心上,把扶贫措施落实在行动上,做到致贫找因、脱贫脱根、致富有果,救急又救贫、注智又注资,收到较好效果。截至2017年9月25日,累计发放扶贫专项贷款49户72笔,金额167.16万元,现有余额56.64万元。其中:发放产业扶贫贷款1户,累计发放金额80万元;贫困户小额现有贷款48户,累计发放金额87.16万元,余额56.64万元。所投放的扶贫专项贷款无逾期,无欠息。

一、讲政策,教知识,授技术,增智慧

为切实消除贫困户依靠、依赖思想,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分社员工深入到贫困户家中,面对面宣传党的脱贫攻坚目标和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帮助分析致贫原因,并根据各户实际情况制订脱贫措施;联合相关部门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授种养殖技术和不怨其烦讲道理;使贫困户明白:借助外部帮扶只是摆脱贫困的外因,通过自身克服困难、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才是脱贫致富的内在因素,才是根本之道。自2016年至今,信用社共计到户开展政策宣讲和举办金融夜校开展生产及知识讲座450余人次,联合镇科技部门开展生产技术培训280余人次,到村委会办公室集中开展扶贫政策宣讲31次,贫困人口受众累计达600余人次,群众反映良好。

二、深调查,勤联系,真评级,实授信

鉴于富兴镇辖内17个行政村点多面宽且交通不便,贫困户居住分散,致贫原因又非常复杂等实际情况,分社采取多方联动的方式,做到资源共享,扎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完善工作。一是勤汇报,取得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2017年,结合“双基共建奔康快车”活动,富兴镇党委、政府把信用社对农户,特别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用等级评定和小额贷款授信工作纳入镇政府综合目标考核范围,与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同督促、同检查、同考核,使该项工作形成了以信用社为主体,村两委大力协同的多方联动的良好工作机制。二是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信用社与各行政村签订了《金融精准扶贫片包干责整村推进责任书》,明确了信用社、村两委各自的工作职责。三是进一步完善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联络员制度。充分发挥村组干部、金融联络员情况熟悉的优势,及时更新贫困户生产、收入等基础信息,与金融联络员进村入户逐户调查了解贫困户的贫困现状并分析致贫原因,对贫困户的劳动力状况、主要生产项目、家庭经济收入、资产状况等内容逐一记录在册。四是与生产队初评小组一道,对贫困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认真评定,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逐户进行授信。截至9月28日,富兴分社对辖内8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对其中符合条件的140户进行了小额贷款授信,授信金额332万元。

三、找项目,注资金,解难题,促发展

在认真做好贫困户评级授信的基础上,为他们找到适合自身生产经营的项目就成为了信用社开展金融精准扶贫的另一个重点。找对了项目,既能使贫困户尽早实现脱贫目标,又能很好的化解扶贫贷款风险。所以,分社员工针对贫困户劳力弱、缺技术等不同情况,因户施策、详细规划,采取宜养则养、宜种则种的办法,帮助并引导贫困户对其所从事的脱贫生产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在基本具备生产技术和产品销路的情况下,适时发放贷款。在贷后管理中,分社随时与村联络员保持联系,一旦发现贫困户家庭重大变化,如:受灾、突发重大疾病等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解难。如:富兴镇天梯村1组贫困户满秀琼,其家庭连遭变故,父亲、丈夫相继病故,儿子年幼,家庭背负大量债务,信用社与村两委一道为满秀琼加油打气出主意,针对其有一定的养殖经验,鼓励她从事生猪养殖。分社联合村两委,为满秀琼协调以耕地互换的方式集中土地0.6亩,用于建养殖场。随即,分社以基准利率发放小额扶贫贷款3万元,助其扩建养殖场300平米。在满秀琼的辛勤劳作下,至今年8月,她的生猪养殖场已由当初的5只笼子猪发展到有3只能育母猪、15只架子猪的养殖规模。今年前8个月,出栏两轮肥猪26只,销售收入3.4万元,实现纯收入1.1万元,一举摆脱贫困。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分社非常关心贫困户的生活,逢传统节日,到户赠送一定数量的生活物品,既加强了与贫困户的感情联络,又充分体现了党的关怀与农信社的温暖,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如今年8月2日,富兴镇天桥村1组贫困户林仁富年仅两岁半的女儿不慎遭开水大面积重度烫伤,分社紧急动员员工为小女孩捐款800元并当即送到林仁富手中,又鼓励员工动员各自亲友通过“水滴筹”网络捐款平台向小女孩捐赠救急款项,累计捐款1500余元,为抢救女孩的生命及其后期治疗聚集了一份力量。

四、拓产业,重自愿,互惠利,同向前

在产业扶贫之路上,该分社敢为人先,自2015年以来,分社大胆创新,在富兴镇柳林沟村试点产业扶贫项目。由项目发起人柳林沟村村主任汤秀兰唱主角,她三到德阳、绵阳、成都,二次出省考察,引进适宜在深丘种植的瓜蒌。汤秀兰先是在自己的承包地试种成功后,动员本村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按年每亩固定分红1500元的方式参与到瓜蒌种植项目中。汤秀兰又以略高于当地农民务工收入的优惠条件,吸纳贫困人员到种植园务工就业,以此为贫困户增加收入。3年来,富兴分社累计为汤秀兰瓜蒌种植园投放贷款80万元,发展瓜蒌种植面积460余亩,累计发放贫困人员务工工资21.2万元,该项目共带动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脱贫后的群众感慨地说:“汤主任是个好领导,信用社是农民的贴心人,要不是有你们的帮忙,象我们这样的穷人好难有人瞧得起。”“今天,我们也终于能够讲硬话了! (邹浩,李海,徐万俊)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