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立新镇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党建引领、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脱贫奔康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搭建干群“连心桥”。在脱贫攻坚中,“不等不靠”“拓宽思路”,指导产业、谋划发展,走进“穷村”结“穷亲”,组织开展脱贫攻坚“调研核查周”“预评估”等活动,摸索推行党员帮扶困难群众“算账、晒账、报账、认账、交账”“五账并举”工作法,通过部门挂钩、镇村协调、党员带头、干部帮扶,增加脱贫攻坚合力。2016年仅两个贫困村(凉泉村、李家祠村)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51万元,完成道路建设19公里;投资50万元,完成山坪塘精修4口;投资65万元,完成渠道建设2500米。新增水稻制种面积2840亩,增收100万元;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500亩,增收600万元。争取产业发展资金193.6万元(其中自筹124.84万元),栽种核桃1359亩,苗木4万余株。
二是扭紧责任“增压阀”。实行党建清单责任管理,梳理出“2017年党建经济十项重点任务”,每月通过随机督查、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对项目推进、党员发展教育、“三会一课”落实、“两学一做”开展、驻村工作管理等工作进行督查,对工作中存在的特色亮点、经验做法进行宣传推广,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实行通报。截止目前,开展专题督导11次,发出通报11期。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要求推进基层党建“3+2”书记项目,利用工余时间“四访四求”(访退休老干部,求发展金点子;访在外知名乡友,求发展大支持;访外出务工能人,求发展新信息;访镇内致富能手,求发展好经验),在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两点一带三网”党建示范工程(“两点”是助推高棚村、新景村服务党群“红色阵地”两个党建示范点建设,“一带”是打造拦河蔬菜种植+美丽乡村党建示范带,“三网”是编制拦河总支、辉坪总支、立新总支三张党建示范网),分类实施,以点促带,以带结网,精心打磨以“两点一带三网”党建示范工程为核心的党建“高地”,形成农村基层党建新亮点。
三是开启服务“直通车”。按照定人定时定点定责定流程的要求,让党员干部冲锋一线,攻坚克难,带头参与项目建设中的急难险重任务,依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业综合开发、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扶贫开发等项目建设的实施,硬化社道路53公里。完成塘堰淘淤32口,石河堰维护11道,新建提灌站8座,修复水毁工程62处,维护高危蓄水池13口,新建渠道2.5公里,修复水利工程43处,全镇新增灌溉面积1700亩,改善灌溉面积6000余亩。全面完成土地整理项目、种子基地建设项目、农村道路安全标识标牌全域安装项目。立新场镇、拦河场镇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加快进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全面推进,构筑起“春有绿、夏有荫、秋有景、冬有韵”的宜居环境,为打造“宁静悠美田园小镇”奠定了基础。(宋荣军)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