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稳增长 调结构 促转型 增后劲


四川工业经济交出年中靓丽答卷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8-05  发稿编辑:景秀丽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4·20”芦山地震、“7·9”洪灾冲击,四川今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如何,各地市(州)反映出怎样的走势?这对未来四川经济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日前,在绵阳召开的全省工业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成都市、绵阳市、内江市、巴中市以及五粮液集团、长虹集团等代表,分别就各自上半年形势及下半年工业经济部署做了发言和交流。

成都

增速领先,汽车、电子信息产业贡献率达67.3%

成都市副市长苟正礼表示,今年以来,成都市工业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速度领先”的态势。1—6月,完成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725.7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5.4亿元,同比增长14.1%,高于全国4.8个百分点,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2。上半年,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分别增长53.2%、20.0%,两大产业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7.3%。成都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增速均列全市第一,成都高新区增速保持在20%以上。

下半年,成都市将继续把“稳增长”作为当前重点,以“调结构”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工业经济转型。确保捷普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大运汽车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按计划推进,年内实现159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对锁定跟踪的80户重点企业给与资金、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方面的重点支持,力争这80户企业今年完成产值4100亿元以上。

绵阳

固定资产投资全省第二

绵阳市委常委颜超表示,上半年,绵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27户,新增45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7.2亿元,增长13%,总量居全省第4。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5亿元。“2+4”优势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89.7亿元,增长12.3%。六大产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7.7亿元,增长13.2%,总量居全省第二。

下一步,绵阳市将建立健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问题合账制,重点做好新世界电缆等总投资111.3亿元的48个已开工项目的推进工作,全力确保东材科技、铜鑫铜业等49个项目年内投产。下半年,将尽快启动建设30平方公里的“军民融合创新驱动核心示范区”。力争新增产值150亿元,确保年内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500家。

内江

工业产销率居全省第三

内江市副市长田文平说,今年以来,内江市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全市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887.9亿元,同比增长17.4%,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同比增长11.6%。工业产销率达99.1%。居全省第三。此外,冶金建材、机械汽配等五大支柱产业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805.41亿元,同比增长18.1%,发展较快的冶金建材和机械汽配产业增幅分别达到31.4%和26.3%。全市共实施工业项目338个,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05.37亿元。

下半年,内江市将狠抓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确保全年技改投入达到192亿元以上,确保五大支柱产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85%以上,突出抓好总投资293.6亿元的27个全省“三大招商活动”中签约的重大产业项目的跟踪督促,力争早竣工、早投产。

巴中

工业投资增速全省第一

巴中市委副书记何平说,今年以来,巴中市紧紧扭住企业培育、园区建设、项目推进、招商引资四大重点扩增量。1—6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59.26亿元,增长64.8%,增速连续17个月排全省第一位。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12.5%。全市23个行业大类有19个行业正增长,机械制造业更是因渝翔曲轴和兆润摩托等新建成企业竣工投产,强势增长78.6%。

下半年,巴中市将切实抓住项目、园区、产业、企业、招商五个重点,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将紧紧围绕全年工业投资100亿元、技改投资57.5亿元的目标,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工业招商到位资金85亿元以上,力争下半年再新增规模企业12户以上。完成全年增预计速达13.5%以上。(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顾佳 实习生 蒲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