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


四川布下高端装备制造业五大“重兵”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7-25  发稿编辑:景秀丽

7月中旬,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在蓉举行,省经信委重大装备处处长钟开华在期间召开的中国西部(成都)电力电子应用与发展论坛上表示,未来四川将着力发展航空装备、航天与卫星应用装备、高速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五大高端装备制造业,建设形成“一个基地、两条产业带、五大园区”的产业布局。

五大重点:以高新技术为引领 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钟开华认为,“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钟开华说,今后我省将着力五方面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航空装备产业将重点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气轮机设计、检测、验证、研制;开发研制航管应答机、机载防撞系统、导航等航空信息技术装备,打造国家级航空电子产业基地;重点研制开发大飞机机头及部分前机身部件,建设通用飞机整机维修基地和国家最大规模中小型发动机维修基地。

航天与卫星应用装备产业将重点发展大型航天火箭、空间飞行器、航天火工品等主机或配套产品,积极拓展卫星技术应用等相关产业。积极发展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关键元器件、北斗卫星导航终端及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系统。

高速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将重点发展“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城轨地铁车辆、高速动车组、快速干线重载车辆等机车车辆产品;重点发展高速铁路线路设备和轨道线路施工设备以及各类轨道交通运营维护和应急救援等救援设备。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重点研究开发铣车复合及大型曲轴复合加工中心产品系列,开发适应面更广的机器人焊接自动化系统;研制可视加工、远程控制和远程故障诊断的智能化加工中心、成套成线加工设备等。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将重点发展与海洋平台配套的海洋钻机、天然气液化成套设备、大型机构件、金属复合的各类管道、容器、海洋船舶柴油发动机、海水淡化装置、海洋复合电缆等海洋工程装备。

产业布局:建设形成“一个基地、两条产业带、五大园区”

未来四川计划建设形成“一个基地、两条产业带、五大园区”的产业布局,即加快建设成都国家级民用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加快形成眉—成—资—自—宜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带、成—绵航空航天和空管产业带。

建设成都国家级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钟开华表示,要充分发挥我省航空航天产业优势,以成都市为核心,辐射德阳市、绵阳市、雅安市、宜宾市、泸州市等地,建立军民结合的航空航天产业基地、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航空电子产业基地、空管系统研发基地和飞机维修基地等,加快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使四川作为我国航空航天战略基地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的科研生产水平保持国内领先。

形成眉—成—资—自—宜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带。即以德阳、成都、眉山、资阳、自贡、宜宾5市为重点,发挥5市航空、航天及卫星应用、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优势,打造跨区域的装备制造产业带,在带状区域内加快发展以干支线飞机、轨道设备、机车车辆、磁悬浮机车、柔性制造线、智能机器人、重型数控机械、精密机械、卫星导航与应用设备、海洋平台、海洋钻机、海洋电缆、船用发动机等为主导的优势产品链系列,并通过龙头企业的扩散作用,带动区域内配套企业的发展,以优势产品链带动整个区域产业带的发展。

形成成—绵航空航天和空管产业带。即以成都、绵阳为重点地区,积极发展民用航空航天设备、通用飞机、机载设备、等静压机、液压支架,重点抓好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研制,争取全面进入民航空市场。(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杨波 实习生 游洋)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