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预警解除 我省强降雨过程基本结束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7-12  发稿编辑:景秀丽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 顾佳)记者昨日从省防汛办获悉,10日8时到11日8时,盆地西部、阿坝州局部降大到暴雨,其中成都、绵阳、德阳局部暴雨到大暴雨。目前我省强降雨过程已基本结束,气象部门已解除10日17时发布的暴雨橙色预警。

据成都市防汛办昨日9时报告,成都市中心城区8座下穿隧道积水,武侯区河堤垮塌长约567米,房屋倒塌12间,紧急转移1826人,疏散群众400人;成华区方家河、凤凰河、南支三渠3条河道8处漫堤。都江堰、新都、彭州、青白江、郫县等地不同程度受灾,新都区1人不慎落水失踪。

据省气象台发布的最新天气预报显示,11日晚,广元、绵阳、德阳三市西部有小到中雨,局部中到大雨,成都、雅安小到中雨;12日白天到晚上,盆地西部中雨,雅安局地暴雨;12日晚到13日白天,雅安、眉山、乐山3市以及绵阳西部、凉山州东北部的部分地方有大雨,局部暴雨;13日晚到14日白天,雅安、眉山、乐山、宜宾四市阴天间多云,部分地方有雷雨或阵雨,局部地方有中到大雨,盆地其余各市多云间晴。

科学抢险

内江:沱江最大洪峰平稳通过

沱江内江段10日迎来了今年最大洪水,昨日中午12时左右,资中县出现第二波洪峰。

7月9日,内江市委书记曾万明就防汛减灾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务必提前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准备,坚决落实防汛责任,坚持24小时值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确保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李幸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毛春燕 李弘)

遂宁:把防汛抗洪作为“生命工程”来抓

7月10日,遂宁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防汛减灾紧急会议,会上,遂宁市委书记杨洪波强调,坚持不懈地抓好防汛减灾工作,克服侥幸心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把防汛抗洪作为“生命工程”来抓。(杨燕菊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小星 张琳琪)

宜宾:严防死守保汛期安全

昨日,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进在全市工业大会上对目前严峻的防汛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全力做好当前防汛减灾工作。

徐进要求,要强化领导,健全机制,确保责任落实;突出重点,严防死守,确保工作到位;严明纪律,科学调度,确保万无一失,确保灾情发生后能够随时投入抢险,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严为远)

资阳:雁江纪委通宵进行防汛抗洪工作督查

7月9日深夜,资阳市雁江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吴明川率督查组通宵对该区临江镇、城区沱江防洪堤段、苌弘广场观测点、南津镇等重点乡镇、重点河段防汛抗洪工作进行督查。(刘慧 梅敏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汤斌)

成都:成空导弹某旅官兵紧急出动帮助居民抢运大米

7月11日,双流县九江镇石井社区,成空导弹某旅官兵把一袋袋粮食紧急抢运上车。

当日上午,石井社区居民邹丽君家20多吨大米危在旦夕。已在该镇连续奋战两个昼夜的成都空军导弹某旅官兵前往救援。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急搬运,20多吨大米及时转移到安全存放点。(新华社发)

都江堰:公布泥石流灾害主因  38小时降水达年均降雨量的3/4

四川经济日报讯 (记者 张萍)7月11日13:30,都江堰市委宣传部在抢险救灾临时指挥中心举行关于泥石流灾害情况说明的首场媒体见面会。会上称,此次诱发都江堰市中兴镇三溪村一组山体滑坡的主要原因是降雨,气象台监测显示,38个小时内降水量已达都江堰年平均降雨量的3/4。

据介绍,7月10日,都江堰中兴镇三溪村一组五里坡发生特大高位山体滑坡,造成严重危害。此次滑坡自然灾害,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滑坡体量大,初步估计滑坡体超过200万立方米,二是成灾速度快,大量滑坡体瞬间向山下推移,三是破坏强度大,滑坡产生巨大推力,冲击并掩埋山下物体。

造成这次山体滑坡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特大暴雨,从8日开始连续强降雨,截至灾害发生前,累计降雨量达到了920mm,接近于都江堰市年降雨总量的四分之三。地表水迅速下渗土体后,土体达到饱和,自然增重,降低抗剪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

拟投4000万建山洪灾害预警系统

四川经济日报讯 (记者 张萍)昨日,记者从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官方网站获悉,成都市山洪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建设项目投资概算于日前获得该市发改委的原则同意。

该项目于去年获批立项,项目概算投资4496.98万元。成都市水务局将在本市级(中心城市)和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都江堰市等14个区(市)县,依托现有防汛指挥系统,实施市、县、乡(镇)、村四级山洪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雨情监测系统、监测平台、预警系统、异地会商系统,以及应用软件开发部署等。

德阳:科学抗洪迅速投入灾后重建

“7·8”特大暴雨造成德阳市境内多条河流水位猛涨,受灾乡镇66个,受灾人口23.4万人,失踪5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891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514.55公顷,部分房屋、桥梁、道路和水利设施受损,直接经济损失190154.99万元。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洪灾,德阳市紧急行动,全力投入抗洪抢险,并迅速掀起灾后重建总体战新高潮,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科学制定预案 干群有序抗灾

进入汛期以来,德阳市认真总结近年来抗洪救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完善抗洪抢险工作预案,备足防汛救灾物资,及早地做好了防大灾抗大灾准备,并根据不同地域制定了工作预案。

7月8日接气象部门重大天气预报后,德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于7月8日晚8时启动了蓝色(Ⅳ级)防汛应急响应。

随着降雨强度增加,7月9日凌晨5时启动橙色(Ⅱ级)防汛应急响应,要求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立即到岗到位,确保信息畅通和迅速反应。同时,及时通过电视、手机短信、网络、应急视听平台等多种渠道,发布汛情通告4期,第一时间将重要天气消息和汛情信息向全社会公布,引导干部群众有序抗灾救灾。

7个工作组分赴各重灾乡镇

德阳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抗洪救灾领导机构,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总指挥,统筹指挥调度抢险救灾工作。

德阳市委书记李向志第一时间赶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统筹指挥全市抢险救灾工作,并赶赴绵竹汉旺、广汉三水等重灾区指挥抢险救灾。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新有和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以及7个工作组分赴各重灾乡镇、村组,指导抢险救援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防洪抢险救灾总体预案,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合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

气象、防洪、水利、民政等部门及时掌握雨情、水情、汛情、灾情,为安全转移群众和财产提供了可靠依据。驻地部队、武警、消防、公安、民兵预备役紧急动员,全力投入抗洪抢险。

水利部门组织干部群众24小时巡堤护坝,加强监控和预警,千方百计确保水库、河堤安全。交通部门立即组织抢险力量,做好抢通保通工作,同时落实车辆紧急运送抢险物资、抢险人员。

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德阳市坚持把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公安民警、武警部队、消防部队、民兵预备役、矿山救援队的突击队作用,迅速赶赴重灾区和沿山、沿江沿河地区,开展危险区域群众转移疏散工作。

该市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充分利用广播、电话、鸣锣敲鼓、喊话吹哨等方式迅速传递预警信息,有效引导群众紧急避险。同时,组织力量对危险地段严盯死守,对部分滑坡路段、桥梁实行交通管制,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抢险中,指挥部向广汉市紧急调运冲锋舟、救生衣等物资,加大抢险救援力度,迅速转移安置三水镇等地5000多名被困群众。得到什邡金河磷矿、绵竹清平磷矿部分人员被困的消息后,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将被困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转移过程中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目前,全市已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8912人。

德阳市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灾民、为了灾民一切”的思想,及时组织落实救灾物资并及时调运、发放到灾民手中,解决受灾群众的燃眉之急。广汉市在民航飞行学院设置集中安置点1个,安置受灾群众1000多名;其他县市区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对转移群众进行了妥善安置,扎实做好临时安置点供水、供电、消防、治安、卫生等工作,千方百计保障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住处、有医疗,确保了人心稳定、社会安定。

迅速掀起灾后重建总体战

汛期还未结束,地灾隐患还没有排除,如不尽快加以解决,很有可能发生事故性灾害。德阳市正迅速掀起灾后重建总体战新高潮。

德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民政、应急等部门要认真做好灾情核查、统计和上报,并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救灾工作,及时组织发放救灾物资,妥善安排受灾困难群众生活。

农业部门要保障种子、种苗供应,指导灾民搞好抢种补种和防止农作物病虫害工作,组织群众对受灾较重、缺苗死苗的田块进行补种,对绝收的田块要及时改种优质、高效作物。

市经信委组织指导受灾企业抓紧清理现场,抢修设备,促其尽快恢复生产;商贸流通部门,加强重要商品供求形势的监控,抓好市场供应,稳定商品价格;水务部门加强对水利工程的检查,对病险水库定人定责、加强监控并及时除险加固。交通部门抓紧抢修水毁公路,尽快恢复部分乡镇停运的客车线路。卫生部门做好灾区疫病防治工作。

该市还要求,全市电力、供销部门要确保灾区电力、油料、化肥供应;国土资源部门抓好山洪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落实监测、预报、预警、转移等措施;财政部门要迅速下拨救灾资金,并督促县(市、区)财政落实救灾预算,保证救灾资金及时到位。其它相关单位都要按照职责分工,在抗洪救灾领导机构统一指挥下,切实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积极主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德阳市通过上下合力抗击暴雨洪灾的强力举措,带着感情、让受灾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和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效。(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肖萍)

绵阳:6县45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6.68亿元

四川经济日报绵阳讯(记者 任毅)截至昨日,“7·8”洪灾已造成绵阳安县、北川、平武、涪城、江油、三台等6个县市区45.5353万人受灾,因灾失踪25人,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2548万人。据初步统计,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6.683亿元。

进入汛期后,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带队到防汛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开展调研和督查工作。各地加强监测、及时预警、提前避险、迅速处置,确保了入汛以来9次强降雨特别是“6.19”、“6.29”、“7.3”和“7.8”四次强降雨过程安全度汛,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根据预测分析,7月中、下旬和8月中旬后期,绵阳还将有数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局部地方洪涝突出,安县、北川、平武仍是全市防汛重点区域,全市中小河流、北部山区县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中东部水库等工程仍将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

北川沙坝村凌晨安全转移97名群众

四川经济日报绵阳讯(王守蕾 记者 任毅)7月9日,北川县曲山镇沙坝村沿河公路被淹,31户群众房屋全部进水。凌晨3点钟,村支书余志丽就带着村干部组织这里97名群众转移到村里高处广场,全村无一伤亡。

当时凌晨3时,暴雨突袭,正在防汛值夜的村支部书记余志丽和村干部门一手打着手电筒,一面用手机通知公路沿线村民往山上走。查点人数时,发现还有8名群众被困在房内,他们又与救援人员一起,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把8名群众全部救出。

乐山:科学防汛避险 抵御洪峰来袭

四川经济日报乐山讯(记者 林立)连日来,乐山军民共同战斗在岷江防汛第一线,抵御洪峰来袭。目前,已成功度过了昨日凌晨从岷江上游和青衣江上游奔涌而来的洪峰袭击,乐山城区没有发生因洪峰来袭出现的意外。

10日,乐山市委书记唐坚率队深入岷江沿岸防汛一线,看望投入防汛工作的相关人员,实地查看隐患点的排险处置工作。唐坚强调,要把防汛减灾当成生命工程来抓,坚持预防为主、排查隐患为主,科学防汛避险,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晚上11点,唐坚再次深入到乐山岷江防汛第一“关口”板桥村观测点、岷江二桥等防汛一线,安排部署乐山防汛工作。

据初步统计,截至昨日7时,乐山市中区转移群众28人,解救被围困群众2人。目前,全市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阿坝:近30户企业受灾,直接损失达30亿元,短期内无法生产

四川经济日报阿坝讯(记者 廖俸)昨日,记者从阿坝州了解到,暴雨造成阿坝州受灾企业近30户,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短期内企业无法恢复生产。

目前,阿坝州全州抗洪救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截至记者发稿时,汶川全县已安全转移人员10000余人次,茂县全县转移安置受灾农户607户、3227人,国道213线和317线汶川县城至茂县、理县方向便道已抢通。

阿坝经信委:全力为受灾企业服务

四川经济日报阿坝讯(记者 廖俸)连日来,在得知企业受灾后,阿坝州经信委全力为受灾企业服好务,力争将企业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针对暴雨可能引发洪涝、泥石流、滑坡等灾害,7月9日晚,阿坝州经信委主任、书记张险峰召开紧急委务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工业通信系统防汛抗洪工作,按照“班子包片、科长包县、职工联系企业”责任制的要求,立即深入各自联系县、联系企业,指导企业开展防汛抗洪。

7月10日8点,汶川漩口工业园区台湾立敦电子厂房和职工住宿区一楼全部被淹,22条生产线被泥石淹没,96名职工被困,中晟锂业生活区(职工住宿楼和食堂)配电设备冲毁,汶川兆迪水泥公司泥石流进入企业车间。阿坝州经信委副主任邹德跃立即带领企业科、园区科科长第一时间深入受灾企业现场,指导企业抢险救灾。

当得知桃关工业园区企业受灾很严重,张险峰带领综合科长王坤发,不怕滚落的山石,不顾泥石流伤害的危险,又直奔受灾企业了解灾情、指挥抗洪救灾。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