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论发展 谈民生 话和谐


绵阳:市委书记与网友真情面对面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6-17  发稿编辑:景秀丽

“城市交通拥堵如何化解?”“怎样解决城市中的‘看海’?”

“个别干部办事拖沓等不良作风依然存在,在治理这些时有没有真招、实招与狠招?”

“在谱写‘中国梦’绵阳篇章中,怎样才能将绵阳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

在当前“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进入“讨论交流”阶段之际,6月13日下午,绵阳市委书记罗强走进绵阳广播电视台《阳光政务·真情面对面》特别节目录制现场,就网络理政、学前教育入园难与入园贵、大学生就业创业、城市建设与管理、科技城建设等诸多热点问题与200余名网友和市民展开交流,一起论发展、谈民生、话和谐。

“将网络理政作为各级干部的‘必修课’和‘实践课’”

“去年7月,绵阳开通了书记市长信箱,启动了网络理政。请问罗书记,我们网民写给你的信,你本人究竟看没有,是否亲自回复”,节目录制一开始,网友罗鹏就率先向书记抛出了这一问题。

“自去年开通书记信箱后,收到来信7000多件,其中我本人回复的有1300多件。有些信件,我会根据所反映的具体内容,转分管领导或有关单位办理。我常常是晚上回去打开电脑看这些来信。在这些回复中,只要是后面署名是罗强的,都是我本人回复的”。

“这里要消除一个误区,100%的回复并不等于100%让来信的人达到满意,因为有些问题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诉求。比如梓潼一位居民提出拟在梓潼自建房屋,当地不允许。接到这一问题后,我和规划部门的同志专门在当周星期六前往查看,由于这里属于城市规划区,因此,也就当然不能随便自建”。

罗强说,从网络问政到网络理政,就是要让各级干部听到来自群众最直接的声音,这实际上就是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我们将该项工作作为各级干部的“必修课”和“实践课”:通过网络理政,促使各级各部门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认真依法履职,帮助群众解决合理合法合规的问题,同时也征集到一些好的意见、建议,使党委、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当然,所反映的问题必须实事求是,不得侵害第三方或公众的利益,需要大家都在法律框架下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这样才能建设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把“史上最难就业季”变为“史上最好创业季”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达到699万,而招聘岗位却比往年下降15%,这一涨一落使得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面对这一热点与难点,来自绵阳师院的一名大学生抢过话筒,向罗强请教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这一问题。

“这个问题大家非常关注!”罗强说,绵阳市委市政府对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今年机关、企事业单位消化接纳大学生的人数要超过去年;二是把一些公益岗位拿出来面向大学毕业生公开招聘;三是鼓励创业,今年市上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人社、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配套扶持政策和小额贷款项目,鼓励大学生创业,我们力争把“最难的就业季”变成“最好的创业季”。

而据在场的绵阳宣传部门的有关同志介绍,在此期间,绵阳还以优惠政策和丰厚条件向全国大学生发出来绵创业的诚挚邀请,这些政策包括:成立1000万元创业基金,支持高校毕业生创办中小微企业;开通大学生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凡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创业人员,均可申请入住青年创业人才公寓等。

“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罗强希望大学毕业生们也要转变择业就业创业的观念,早日找到自己的工作,让自己安心、让父母放心,既为社会创造财富,也实现自己的价值。

对于这番“实打实”的回答,这位大学生表示满意。

“在次级突破中率先突破,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

“建设城市绿道、更换老旧公交车、提高环卫工人待遇、推进保障房建设……绵阳保障和改善民生,市民一片叫好。但‘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在抓发展上,绵阳有那些举措?”来自企业的代表周晓宇说,这个问题,他想了好几天。

“其实,抓民生和抓发展两者并不矛盾。抓好发展是为了民生,抓好民生是促进发展。”罗强说,通过解决民生问题,提升了居住在这个城市的群众的幸福感,这样,来绵的客人就会从市民身上都感到良好的发展环境,投资就会越来越多。“因此,民生改善了,社会和谐了,我们就能更好地发展。”

罗强说,省委、省政府要求绵阳在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中要“一马当先、率先突破”,这既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责任。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绵阳已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城市建设基础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基础。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成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并实施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他表示,今年1—5月在全国、全省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绵阳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工业增加值等指标与排在我市前面的城市差距越来越小,与排在后面的城市越拉越大。当前,全市干部群众都有一种谋发展的强烈愿望,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绵阳就一定能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一定能谱写壮丽辉煌的“中国梦”绵阳篇章。(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任毅)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