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至今,我省降雨量为历史同期最少,入春后我省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3.9℃,位居历史第一高位。”日前记者从省水利厅抗旱办获悉,自3月27日14时起,我省启动抗旱三级应急响应。此次灾情涉及全省21个市州,其中重旱区主要分布在攀枝花、凉山州、内江、乐山和眉山、自贡大部以及泸州、宜宾等区域的部分地方。
省抗旱办透露,省内9条主要江河来水较多年同期均有减少。据3月26日统计,全省作物受旱663万亩、成灾186万亩;有86.8万人、95.6万头牲畜因旱临时饮水困难。
针对上述情况,我省于3月27日14时启动了《四川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抗旱Ⅲ级应急响应。具体做法一是开辟新的水源,目前全省旱区有138个乡镇临时开辟了新水源,二是组织为群众送水,三是依靠集中供水工程实施管网延伸、临时铺设管道。
资料近年冬干春旱历史
●2006年我省春旱连夏旱,夏旱接伏旱,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最残酷的旱灾。
●2007年初受2006年特大干旱和“暖冬”影响,我省冬干连春旱,到3月底共有77个县发生了春旱。
●2010年初2009年我省冬季降水量为历史第2低位,气温为历史第5高位,冬春连旱再次发生。
●2011年初因2010年冬季“冷”且“湿”所赐,我省冬干连春旱的惯例被打破,初春旱情并不明显。(华西都市报记者 罗琴 王浩野)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