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网消息(记者 石小宏)3月26日,记者从省中医药管理局获悉,我省已建成19个市级以上的“治未病”中心,全省7成以上的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也已开展这项服务,作为全省最大的省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年接诊量已达3万人次,“治未病”正逐步受到人们的欢迎。
“未病先防”是传统中医的重要预防理论,自我省大力推进“治未病”工程以来,全省各地中医机构都把这一工程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在县、乡等基层中医医疗机构,针灸、推拿、熏疗等方法得到了广泛使用,在市级以上的中医机构还开展了药膳、茶饮等新项目。在省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记者看到,这里既有针灸、肓药、熏疗浴疗等传统中医疗法,也有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及调摄、二十四节气养生等在内的中医预防保健体系,还有睡眠障碍、疼痛以及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慢病的治疗方案和手法。在熏疗室里,十多张治疗床上躺满了前来治疗的人,一位医生告诉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治未病的理念,其中有老年人,也有不少青年人,现在前来的就诊的中、青年人已超过了50%。除治疗失眠、肥胖、疲劳等亚健康状态外,还有不少年轻夫妇主动求助孕前保健,调整好身体做到优生优育。记者了解到,目前建筑面积达3。7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大的省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正在抓紧建设中,预计将于明年建设完成。
省中医药管理局机关党委书记罗建告诉记者,“治未病”工程是我省中医事业发展中正全力推进的一项工作,从目前推行的情况看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基层中医机构,有条件的地方不仅都开展了这项工作,也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现在不少地方对“治未病”的一些手法如针灸、推拿等纳入了医保范畴,这有助于治示病的推广,下一步我省将加大力度,力争在最短时间里,实现治未病在基层的全覆盖。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